2025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广告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石油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化工自动化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餐饮智能管理(专科) | 旅游 | 餐饮类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化工装备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商务英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管理类 |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科) | 旅游 | 餐饮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先进制造、石油化工和信息类专业为主,经、管、商、贸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职业学校。前身为广州业余工业科技学院,196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市总工会和广州市科协联合举办;1973年,更名为广州市业余科技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州市职工业余大学;1995年,更名为广州市职工大学;2004年,改制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22年9月,学校被批准为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建设单位。学校总占地面积2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8亿元。
学校现有环市东、从化、黄埔、龙洞、东川五个校区,托管广州市总工会外语职业学校和广州市从化区高级技工学校。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外语商贸学院、餐饮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学院,招生专业27个,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含高职扩招)。
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思想,坚持“一团三化”(职教集团、协同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秉承“立品、为学、禀艺、砺身”校训,立足广州、面向粤港澳、辐射全国,紧密对接绿色石油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2017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学校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实施“一院一品牌、一专一特色、一师一优课、一生一特长”的“四个一”教学方略,聚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重点专业3个,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品牌专业数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数均位居全省前列。获批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专业5个。主持全国唯一英语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国家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获首届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优秀教材奖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 。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餐饮管理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与ABB(中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入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协同育人平台1个,校企共建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个;与中国石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省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市级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学院和产教融合示范学院8个。牵头组建了广州工程职业与职工教育集团。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截至2022年9月30日。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2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81人,占比66.59%;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22人,占比28.91%,“双师型”教师326人,占比77.25%。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8人、省级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3人。教师先后获省级信息化教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19个,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广东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赛一等奖3个、金牌讲师奖2个。
近年来,学生在各级技能赛场上屡获佳绩。先后获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奖项48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3项)、省级奖项439项(一等奖121项、二等奖137项、三等奖181项)。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4个,“职业规划之星”总冠军1个。获“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5个、铜奖12个,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
学校建有省教育厅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1支、市教育局高校创新团队2支、校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获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9项,其中,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60项,市级科研项目47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273篇,其中,SCI论文8篇、EI论文9篇、CSSCI/CSCD论文31篇、北大核心论文109篇、专著10部;获授权专利187件。面向行业企业建立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每年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和业务培训达4万人日,其中,培训工会干部年均万余人次。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有限公司、南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 SA)、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等7个国家(地区)的7所大学,1个企业及1个机构开展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学分互认项目3个。先后派出26批145人次出国(境)进行学习交流。学校出国(境)留学生共46人。
学校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施基于实践双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习基于工作过程实践主线、素质养成基于生活过程实践主线,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近年来,先后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4个、省级重点、优秀团队、灯塔实践团队26个、优秀个人17个。近3年,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3人获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校团委获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