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大学介绍 >大学点评 >

2025年长治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长治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长治学院录取规则:

长治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八条 长治学院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录取。
第九条 严格执行国家招生录取政策,并按照各生源省份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规定和程序进行录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十条 录取时执行各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一条 我校对外语语种原则上不限制,但我校各专业的公共外语仅提供英语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
第十二条 各专业对男女生比例不作要求。
第十三条 学校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有关补充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录取办法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分数择优录取;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省份,以志愿优先原则录取,当第一志愿不满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1.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
(1)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安排。若出现考生成绩并列时,文史类专业按照语文、数学、综合成绩顺序录取,理工类专业按照数学、语文、综合成绩顺序录取;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予以退档。
(2)内蒙古自治区录取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3)山东省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山东省考试院公布为准,录取时按山东省考试院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2.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
(1)文化课成绩及专业成绩均达到生源省份相应科类和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成绩使用各生源省份相应科类的统考成绩。
(2)执行生源省份艺术、体育类专业投档规则,对进档考生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并列时,参考文化课成绩。
(3)内蒙古自治区艺术、体育类专业,以专业考试成绩作为投档、录取排序成绩,按“专业志愿清”的规则择优录取。
3.专升本、对口升学考生的录取:
按山西省招生考试中心制定的录取原则和办法,由考试中心根据考生志愿、考生成绩进行投档,学校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

长治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体能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文化遗产(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药物化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酒店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网络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历史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生物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科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经济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长治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长治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长治学院简介

长治学院所在的山西省长治市是太行精神的孕育地。长期以来,学校扎根这片红色土地,传承弘扬太行精神,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形成了“求真 求实 求善 求美”的校训,培养出了“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一大批扎根基层的杰出优秀人才。

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14000人,生源遍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截止到2023年2月28日,我校教职工人数为947人,专任教师704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194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1人,其它副高级职称人员14人。博士172人,在读博士57人,硕士531人。全国优秀教师、“三晋英才”、省级青年拔尖人才、模范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好老师50余人。

学校有14个教学院系,分别为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历史与旅游管理系、法律与经济学系、外语系、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系;有4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设有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赵树理研究所、彩塑壁画研究所、合唱艺术研究所、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课程36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培育)、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项目各1个。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级项目410余项;横向课题970项 。

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实训室201个,多媒体教室119个,舞蹈排练厅6个,专业琴房118个。学校建有标准化运动场、体育训练馆、多功能实验剧场、带终端显示的数码钢琴教室。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27.5万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0余个。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学校大力推进“三馆”建设,其中动植物标本馆收藏12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份植物标本;上党文物陈列馆藏有32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校史馆以1000余件图片、实物和音像材料生动展现几代长治学院人立足上党大地,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与发展历程。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与澳大利亚教育联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施坦尼劳斯分校、韩国岭南大学等22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近几年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外籍专家到我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短期授课。

展望未来,学校将按照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1136”战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奋力打造“质量长院”“效率长院”“健康长院”“活力长院”“幸福长院”,以应用型建设为主线,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力争早日建成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