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上海高考 >上海高考复习 >上海高中语文 >

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 高中语文

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⑴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1分)
⑵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________》)(2分)
⑶杜甫《蜀相》中的“_ __,_ _”一联,描写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象,又在景物描写中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在建国70周年大庆______的阅兵式上,行进在由7个型号导弹方队组成的战略打击模块最后方队,也是地面受阅方队最后的东风-41导弹,是中国研发的最新一代战略导弹,可谓“__________”。
东风-41弹道导弹作战准备时间短、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比以往战略导弹大幅缩短;从技术上已经_____了携带多个战斗部的难题,可根据需要携带不同数量的核弹头;和现役战略导弹相比,其命中精度得到进一步_____,达到了百米以内。
⑴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声势浩大 镇国重器 突破 提升
B.声势浩大 国之大器 突破 增强
C.气势磅礴 镇国重器 解决 增强
D.气势磅礴 国之大器 解决 提升
⑵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要有
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
①保持定力、严守规矩
②明辨是非、恪守正道
③饮水思源、懂得回报
A.③①②B.②①③
C.①③②D.②③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躺平:代际冲突下的“后浪”文化
许纪霖
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标志性现象,躺平成为2021年舆论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躺平,可以有多元的解读,在我看来,最典范的躺平,是属于90后一代的特殊现象,是“后浪”文化的一种表现。
⑵关于当代中国的世代更替,我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简单而言,在今天中国,50后、60后是老的一代人,属于典范的前浪,90后、00后新人类的一代人,属于典范的后浪,而两代人之间的70后、80后,属于不太典型的过渡一代,兼有前浪与后浪的两代人特征。作为前浪的50后、60后,是在上个世纪末的启蒙氛围中形成人格定势,具有后理想主义的精神,对他们来说,没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诗与远方,何以谈人生。然而,作为后浪的90后、00后,是在1990年代之后的世俗化氛围中长大成人,学校应试教育的强化、只认成功、不认价值的功利主义人生观的熏陶,让许多后浪青年与他们的父母一代人,无论在价值观、人生观,还是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发生了一道巨大的、甚至是不可跨越的鸿沟。所谓躺平,就是在这样的代际冲突背景中产生的。
⑶前浪一代人,再苦再累,总是相信奋斗的价值和意义,只要通过个人努力,总是有希望与前途。如果最终失败,也会认命。老一代人有根深蒂固的家国天下情怀,他们经历过历史的大事变和跌宕起伏,相信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互相镶嵌,须臾不得分离。他们热衷于谈论国家天下大事,国家的宏大前途,就是自身未来的命运。90后一代后浪,在中国崛起的大环境成长,对祖国与国家有一种天然的爱,祖国是他们自然认同的家园,国家拥有不言而喻的族群合法性。不过,对于老一代人来说,自我与家国无法切割分离,但是对年轻一代人来说,自我是自我,国家是国家,似乎是两张互不相干的皮,因此才会出现父母一代全然看不懂的“对国家前途满怀信心、对个人命运充满绝望”这种90后特殊的心理现象。
⑷后浪与前浪,都是相对而言。在这里将80后与90后作一个比较,是很有意思的。去年哔哩哔哩网站五四青年节推出的《后浪》宣传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然而,真正引起轰动的,主要是80后一代。“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如此充满自信,傲视天下,具有这种底气,正是那些遇到了经济发展好时代的80后,到处是自由选择的好职业,房价也在家庭首付与个人贷款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然而,根据我的观察,90后一代职场青年普遍对这部《后浪》无感,甚至有点鄙视,中美贸易战的开打、职场就业的困难与房价的飙升,使得离开校园不久、刚刚踏入职场的90后,不再有比他们年长十岁的80后那般成功的感觉和膨胀的自信,相反地,困于内卷化、996①和各种系统之中的他们,感觉个人无论再努力拼命,依然看不到依稀的未来,升迁、结婚、生子,都成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于是躺平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活法、新的人生姿态。
⑸事实上,在躺平出现之前,还有一个热词也曾经流行过,即所谓“佛系青年”或“佛系活法”。从表面来看,躺平与佛系似乎是一回事,同一种人生姿态,其实,内在的差别非常大。首先,佛系青年对佛系人生的选择,是自觉的。在激烈竞争的职场,他们开始重新思考与定位人生的价值,有必要那么拼命吗?人活着究竟如何才能快乐幸福、安身立命?于是,少数年轻人改变了自己的活法,从打拼才能赢的积极人生后退一步,变为庄子式、禅宗式的追求内心自由、逍遥自在的人生。相比之下,躺平青年多是被迫的,他们没有佛系青年那种内心的自觉,更不是自愿的选择。躺平,是无可奈何的现实所迫,是不情不愿的权宜之计。佛系既有理性的自觉,又有意志的自愿,而躺平既不自觉,又不自愿。
⑹其次,作为一种典范,佛系属于80后,而躺平是90后的特殊文化现象。佛系的人生,需要有一定的生存保障和财富积累,才有潇洒的资本,这只有80后青年才能做得到,对于在职场备受挫折的90后青年来说,未免过于奢侈,他们只能以“五不”(不买车、不买房、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的消极姿态来应付生活的窘迫,这就是躺平的尴尬内涵,与潇洒自如的佛系青年自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在境界上更有天壤之别。
⑺当今中国将躺平喊得震天响的人群之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形态:虚假的躺平主义者、积极的躺平主义者与消极的躺平主义者。虚假的躺平主义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竞争场上的成功者,你也可以将他称之为躺赢主义者。积极的躺平主义者多少具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将躺平这一种无奈的人生“被选择”,升华为一种自觉的“主义”,一种美丽的精神乌托邦,躺平就此提升到意识形态化的躺平主义。对于大多数躺平者来说,只是第三种类型:消极的躺平主义者。
⑻消极的躺平,并非是什么工作都不做,成为啃老族,或者吃低保的宅男宅女。不,他们只是类似日本的低欲望群体,工作还是有一份,但不再上心,不再努力,断绝了往上流动的欲望,也不再愿意为996卖命。网络上形容说,这种躺平有点像海蜘蛛。海蜘蛛吃海底垃圾长大,除了脚就是一个头,全身没啥肉可食用,因此在食物链里面,反而显得很安全。只要你成为废物,就没有人可以利用你,资本不能利用,朋友也无法利用,躺平所带来的,竟然是一种低质生活的安全感。《庄子》里面记载,惠子对庄子说:森林里有一颗臭椿树,主干臃肿,树杆弯曲,去砍伐树木的工匠,连看也不看它一眼,真是大而无用。庄子回答说:你何必担心它有用没用呢?有用的大树,早被人看上砍了,早早结束了生命。臭椿树正是无用,才保全了性命,得以长寿。消极的躺平主义者追求的安全感,就是庄子所赞赏的“无用之用”。
选自《探索与争鸣》有删减
【注释】①996: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3.第⑵段中“代际冲突”在文中的含义是:分)
4.根据文意可以作出推断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90后人生观、价值观与父母一辈产生了鸿沟,所以选择躺平。
B.90后因为认识到努力拼搏和美好未来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选择躺平。
C.因为90后无感甚至鄙视80后代膨胀的自信,所以选择躺平。
D.90后认为不必拼命打拼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选择躺平。
5.如果设计有关“躺平”内容的调查问卷,下面哪个问题相对不合适?()(3分)
A.你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涯规划吗?
B.你对身边的内卷现象是否反感?
C.你是否有房有车?
D.你愿意在996制度的公司打拼吗?
6.第⑸段画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7.梳理第⑻段的论证思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6分)
生命之始,花开花谢
(1)1953年,我出生在非常偏远的农村。
(2)我的父母都是种田的农民,但在这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们。
(3)我父亲是一个豪放、潇洒、幽默的人。我的母亲细腻温柔,对美的事物有极好的感受力,我印象中从未听到她对别人大声讲话。
(4)父母亲的一生告诉我,一个人的身份无论怎样卑微,只要维持灵魂中的细腻和温柔,就保有了伟大的生命。
(5)我从来都认为爸爸妈妈的爱情是伟大而完美的,他们只受过很少的教育,却能相敬如宾直至晚年。我忍不住内心的好奇,想探究原因,可每次总是话到嘴边难以启齿。后来有一天,我们一家人都围坐着看电视,我便偷偷地询问妈妈那个理由。手里打着毛衣的妈妈脸上忽然浮现少女的羞涩,老花镜也遮盖不住她双颊的桃红。
(6)“去问你爸爸。”妈妈说。
(7)我走到爸爸身边,为他斟一杯茶,问出同样的问题。没想到一向很威严的爸爸也会有一丝不自在,他嘴角闪过一抹神秘的微笑,说:“问你妈妈去。”
(8)我迷惑了。
(9)后来的岁月,我终于想通“不能言传”是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境界,爱情又何尝不是?
(10)我还记得我家附近有一个老婆婆,她的头发已似纷纷飘落的雪。她常常以一种极为悠然坦荡的神态,躺靠在廊前的摇椅里摇来摇去。她的手中总握着一根黑得发亮的烟管,她也不抽,只是爱抚着。我急于探究那一根烟管的故事,但她既聋又哑。
(11)于是我跑去问爸爸,才知道,那烟管是十年前他当医生的丈夫健在时抽的。十年中,它总是握在她缩皱的手中。当时我对这件事感触极深,往后的日子里经常一次次地站在她旁边,看她捏弄那根烟管。
(12)我记得爸爸对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眼里有一种异样的东西在闪烁。其实爸爸是深懂得爱的真谛的,只是他和妈妈一样,总是把它们埋在心底。
(13)母亲爱沉默,不像一般乡下妇人般遇事喋喋不休。这与她受的教育和个性都有关系。
(14)在我们家方圆几里内,母亲算是个知识丰富的人,而且她写得一手娟秀的好字,这一点是我小时候常常引以为豪的。
(15)我出生的时候不大会哭,初知文墨的父亲就随意按“清”字辈为我取名叫“怪”,报户籍的时候又改为“奇”。当时那个登记名册的人对我爸爸笑着说:“最近读武侠小说,清玄道人功夫了得,不如起名清玄吧。”
(16)我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17)早期的农村社会,一般孩子的教育都落在了父母亲身上。因为孩子多,父亲光是养家就已经够累了,哪还有余力教育孩子。对我们这一大帮孩子来说,最幸运的是有这样一个明智的、有知识的母亲。
(18)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把《三字经》写在日历纸上让我背诵,并且教我习字。
(19)母亲常常告诉我:“别人从你的字里可以看出你的为人和性格。”
(20)我们家田园广大人口众多,是当地少数几个大家族之一。父亲兄弟四人都曾被征到南洋打仗,仅我的父亲生还。父母亲和三个寡妇必须养活林家十八个小孩,负担惊人。我是整个大家的第十二个孩子。
(21)我妈妈是典型的农家妇女。那时的农家妇女几乎是不休息的,她们除了带养孩子,还要耕田劳作。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要养猪、种菜、做副业;为了减少开支,她们夜里还要亲自为孩子缝制衣裳。
(22)只要家里有孩子生病,母亲就会到庙里烧香拜佛。我每看到她长跪在菩萨面前,双目紧闭,口中喃喃祈求,就觉得妈妈的脸真美,美得不可比拟,与神案上的菩萨一样美——不,比菩萨还要美,因为妈妈有着真实的血肉。妈妈就是菩萨,母心就是佛心呀!
(23)由于我深记着这一幕母亲的形象,使我不管遭遇多大的逆境,都能奋发向上,且长存感恩的心。
(24)这也使得我从幼年起,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忤逆母亲的话。
(25)我的大弟因患小儿麻痹而死时,我们都忍不住大声哭泣,唯有母亲以双手掩面悲号。我完全看不见她的表情,只见到她的两道眉毛一直在那里抽动。
(26)依照习俗,死了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出殡那天,要用拐杖击打棺木,以责备孩子的不孝,但是母亲坚持不用拐杖,她只是扶着弟弟的棺木,默默流泪。母亲那时的样子,如今在我心中还鲜明如昔。
(27)年幼的时候,我是最令母亲操心的一个。我不只身体差,由于淘气,还常常发生意外。三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臭油),喝了一口后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母亲立即抱起我冲到镇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几乎全休假了,母亲急得满眼是泪,却毫无办法。
(28)“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馆找到了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你又有了呼吸,眼睛也睁开了。看到你睁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后来,母亲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都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了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抱着我看医生,跑了将近十公里的路。
(29)我四岁那一年,一次从桌子上跳下时跌倒,头撞到缝纫机的铁脚,后脑壳整个撞裂了。母亲正在厨房做饭,我挣扎着站起来叫喊母亲,母亲从厨房跑出来。“那时,你从头到脚全是血。我看到的第一眼,心中浮起一个念头:这个囡仔没救了。幸好你爸爸在家,他骑着脚踏车送我们去医院。我抱着你坐在后座上,用一只手按住你脖子上的血管,到医院时我也全身是血。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时,你叫了一声‘妈妈……’我那时才流下泪来。”母亲说起这一段时,总是把我的头发撩起,看我的耳朵后面。那里有一道二十厘米长的疤痕,像蜈蚣一样盘踞着。
(30)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有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变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可能是因为母亲的悉心照顾,我的身体竟奇迹般地渐渐好起来,变得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得第二名。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只要考了第二名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死脑筋,第二名不是很好吗?”

8.请简要概述本文的构思特点。(4分)
9.有人说,删去第⑽、⑾段,行文更加紧凑,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10.本文文笔“文如流水,语似冬阳”,请结合本文加以赏析。(4分)
11.请以《红楼梦》中某一人物的遭际论证第(4)段画线句所阐释的道理。(4分)


(三)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2-14 题。(8分)
野步(一)【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二)【宋】贺铸
津头微径望城斜①,水落孤村格嫩沙②。
黄草庵中疏雨湿,白头翁妪坐看瓜。
【注释】①津头:渡口。微径:小路。斜(xiá):指小路没有正对着城门。②格:阻隔。嫩沙:细软湿润的沙。
12.这两首作品的体裁都是(1分)
A.古体诗B.词 C.曲 D.绝句
13.对于两首诗歌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末句写作者醉酒后感受东风送暖,欣赏烂漫花草。
B.第二首画面疏朗,乡村气息浓醇;语言晓畅,诗风清新。
C.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D.两首诗都描绘了春日野步所见,抒发孤寂无聊之情。
14.你认为这两首诗情感表达的方式相同吗?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说明。(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杜中立
⑴(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①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②,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
⑵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③,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
⑶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信乎?”答曰:“毂④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帝许之。
⑷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⑤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⑥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⑸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
⑹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⑦,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
⑺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新唐书?杜中立传》
【注释】:①门荫:门第恩荫②阀阅:世家③具驺唱珂卫:小吏驾着装饰华丽马在前面开道。④毂:本是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指“京城” ⑤子钱:利息⑥黄门:宦官⑦自按行:亲自巡视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⑵卿用法深,信乎?()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⑴陛下无遽信流言()
A.窘迫B.赶快C.惊慌D.立刻
⑵顾不及崔、卢耶?()
A.反而B.照顾C.回头看D.但是
17.第⑸段画曲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19.依次概括⑵、⑷、⑸、⑹段的大意(4分)
20.杜中立受文宗召见,升任驸马都尉、娶到真源长公主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听雨堂记
袁中道
⑴乙未,中郎①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⑵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②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祐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③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⑶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释】①中郎:即袁宏道,作者之兄。②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③麾:指挥、挥手

21.可填入第⑴段方框处的一项是()。(1分)
A.因B.且C.乃D.则
22.对第⑵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氏兄弟如古代君子一般,得一知己即可隐。
B.苏氏兄弟不得团聚的根源是他人忌恨、陷害。
C.苏轼应该早年就学陶渊明不为外物所役之性。
D.“贼去而弯弓”类比事已至此,已无可挽回。
23.第⑶段将作者三兄弟与苏轼苏辙兄弟作了比较,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4.你是否同意作者对苏氏兄弟的评价?为什么?(4分)

三、写作(70分)
25.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有人说,人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人却不以为然。”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10分)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分)
(2)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怀古 (2分)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分)
2.(1)A(3分)
(2)B(2分)
二、阅读(70分)
(一)3-7题(16分)
3.(2分)两代人之间因价值观等不同/而产生巨大的认知矛盾(认知差异)(两个点各1分)
4.B(3分)
5.C(3分)
6.(共4分)首先分析了两者人生选择上的不同—“佛系”是在重新思考与定位人生价值后选择追求内心自由、逍遥自在生活方式的自觉行为;“躺平”是无可奈何的现实所迫,是不情不愿的权宜之计。/(2分)
接着分析了两者在人生层次和境界上的不同内涵——“佛系”是有一定生存保障基础上的潇洒自如,“躺平”是用消极姿态来应付生活的窘迫。(2分)
7.首先否定对消极躺平的错误认识。
接着揭示了“消极的躺平”的本质是对工作不再上心,不再努力,断绝了往上流动的欲望的生活状态。
然后举“海蜘蛛”的例子(或以海蜘蛛类比),揭示选择消极躺平的心态是因为这种生活状态能带来低质生活的安全感;
最后引用《庄子》中的一则故事,进一步揭示了消极躺平者的这种安全感的产生是因为符合“无用之用”的哲理。
评分说明:(共4分,每条1分)
(二)(8-11题)(16分)
8.(4分)示例一: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全文,勾勒生命之始或悲伤或喜悦的经历。
示例二:选材贴近生活,有平淡的日常也有意外的变故,展示生活的真貌。
示例三:结构上,以“影响最大”总领全文,娓娓陈述他们给与“我”的影响。
评分说明:可以概括写出两个构思特点,每点2分。也可以写出一个特点并有列举说明,前后各1分。
9.(4分)不同意。这两段写了一个婆婆爱抚丈夫健在时抽的烟管的事,通过爸爸对她这一举动的理解,表明爸爸是一个懂得爱的真谛的人,与上文他与妈妈之间深厚的夫妻情感形成照应,进一步丰实“不能言传,是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境界”的内涵。/这个故事与父母的感情彼此映衬,是“我”对于爱的本质渐渐想通的媒介。/
评分说明:“不同意”不计分。两点理由各2分。
同意。这两段写了一个婆婆爱抚丈夫健在时抽的烟管的事,与上下文写父母对我的影响巨大没有关联,显得突兀。
评分说明:写同意的,最多得两分。“同意”不记分,主要看阐述说明。
10.(4分)示例一:本文语言或叙或议或抒情,自由灵活;(如陈述了母亲烧香拜佛后,直接抒情,妈妈就是菩萨,母心就是佛心)
示例二:慢条斯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如流水般自如流畅,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如年幼时两次救治“我”的着急,“埋怨”我的温和)
示例三:文章中怀念亲人的情感真挚,蕴含的感情充满冬日般的温暖。全文充满了夫妻之爱、父子之爱、母子之爱,时时叩击读者的心灵。
评分说明:任选一个点作赏析,有概述、有例析。(2分+2分)如分别扣住“文如流水”和“语似冬阳”但稍微粗略也可以。
11.(4分)画线句的意思是,身份地位低没有关系,只要有温柔的灵魂,生命就可以高贵。《红楼梦》中的香菱、晴雯、紫鹃、鸳鸯等都能成为这个论述的例证。比如晴雯,虽然身为下贱,只是一个丫鬟,无父无母,但是她随情率性,对宝玉从始至终没有想过名分、权利等,她只是想一心一意地对宝玉好,“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使晴雯的形象一下子升华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
评分说明:例子合适1分,对人物的概述与分析共3分视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给分。
(三)12-14题(8分)
12.(1分)D
13.(3分)B
14.(4分)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恬然闲适的感情,但表达上各不相同。(1分)
抒情方式不同,第一首先写景后抒情,第二首以写景为主,融情于景。(1分)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景,东风吹过,麦田里一阵翠浪软软向远方飘去。稻田里的肥水滋养着新生的青蛙,让它们尽情欢叫,是情感的缘起。后两句是情感的抒发,诗人借舞姿翩跹的蝴蝶,用拟人的手法,用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来表达自己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从而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第二首首句写眼外之景,次句写眼前之景,三四句写身边之景,把镜头步步向近处逼进,而最后放大在显现出来的,则是坐在湿草棚里看瓜的白发翁妪。全诗由远及近,一句一个景境,看似不相连贯,而实构成一幅色彩清淡、声音谧静的画面,从中透露出诗人淡然闲适的心境,耐人寻味。
评分说明:抒情方式不同的例析各1分,尽量简明扼要,不必如参考答案详细具体。
(四)15-20题 (18分)
15.(2分)(1)崇尚(2)确实
16.(2分)(1)D (2)A
17.(3分)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
评分说明:划对一处得1分,划错一处扣1分,超出3处扣1分,对、错相抵,最高3分,最低0分。
18.(3分)其间即使因受牵累被免职,等到被重新任用,也不因此而有所宽容。(得分点:虽,坐,累,及,为,为后省略之,宽假/明显翻译错误错一处扣1分。)
19.(4分)
第⑵段:杜中立执法严明,严惩恶霸和贪官污吏。
第⑷段:杜中立实施新规,防止官员舞弊。
第⑸段:杜中立以船代车,减轻百姓之苦。
第⑹段:杜中立妥善治水,保障治所安全。
评分说明:一段中故事或内容较多不必完整写到,重点抓主要的,重要的内容概括。当然能完整全面写也可以。
20.(3分)
①文宗有将公主下嫁士族的想法,并下令选择世家子弟。
②杜中立出身世家。
③杜中立有才能。
(五)(21-24题)(12分)
21.(1分)C(乃,竟然)
22.(3分)B
23.(4分)作者认为袁氏三兄弟间的情感和苏氏兄弟的情感不相上下;
袁氏三兄弟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兄弟;
自己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也不是谋求功名之人,和苏轼兄弟相比更应该早日得听雨之乐,而不应重蹈覆辙。
通过两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早日团聚,享受闲居之乐的期盼之情。
评分说明:具体比较的内容共3分,每点1分;作者的思想感情1分)
24.(4分)作者认为苏轼高亢耿直、苏辙洁身自好,都不是迎合世俗、谋取功名之人,高度评价他们的风骨气度,这一点我是同意的;
作者又隐晦地批评他们两人沉浮于宦海,而未选择隐居,不得享天伦之乐,从个人情感来讲,这样的评价无可厚非;
但是我认为苏氏兄弟的经历也恰恰体现其不顾个人名利,表现其为官造福一方、济世为怀的胸襟与情怀,是值得肯定的,所以我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评价。
评分说明:写出2条即可。每条2分。满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