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前身为中医系(1958年建校之初唯一教学单位),2002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17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承担全校中、西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110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万余名优秀中医药人才。2004年以来又陆续开办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中医学(仲景学术传承班)、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计千余人。
现有教师165人,其中正高职称16人、副高职称45人、博士学位73人、硕士学位7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各类“教学名师”1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中医类院校优秀辅导员3人等。
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支、校级教学团队15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视频公开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3门、在线开放课程8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视频公开课8门、双语示范教学课程2门、在线开放课程15门等。省级虚拟仿真试验项目2项。近三年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厅级教学成果奖励77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9项、省级教研立项4项、厅级教研立项19项等。
现有教研室16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示范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科研实验中心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力、增才干、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大学生“品德、知识、心理、能力、身体”五项素质提升为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其中50%以上毕业生考取985、211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读研率位居全校首位,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各界好评。
拥有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2个;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6项、厅局级课题立项2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项、厅局级成果奖27项,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百余部。
近三年来,承办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学科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年会20余次;积极选派优秀教师赴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外优秀高校、研究中心进行访学、研修;选派资深教师赴国(境)外讲学、授课、学术交流;推荐多名优秀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赴国(境)外进行专业学习及短期交流,逐步提升本院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和人才培养水平。
咨询电话:0371-65680086 / 69318890。
专业介绍
中医学(“5+3”一体化)
第一批本科,学制八年,分5年本科培养和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两个阶段。大四第二学期,学生自主申请学校中医学一级授权学科涵盖的各专业硕士学位点,选择硕士阶段研究方向,经所在院部及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并完成5年本科学习及考核合格后,进入我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3年专业学位硕士阶段学习。文理兼收,计划招生30人。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外、妇、儿、伤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研究生学位与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等;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包括9个月的专科规培。
培养目标:掌握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具备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双重要求,能够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等工作,具有参与国际医学科学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中医硕士。
就业趋向:适用于各类各级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及考博深造。
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八年,分5年本科培养和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个阶段。完成5年本科学习并考核合格后,进入我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3年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阶段学习。文理兼收,计划招生30人。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外、妇、儿、伤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儿童保健学、儿童康复医学、研究生学位与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等;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包括9个月的儿科专科规培。
培养目标:掌握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具备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双重要求,能够从事中医儿科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等工作,具有参与国际医学科学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中医硕士。
就业趋向:适用于各类各级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及考博深造。
预防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最早开设该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20人。
核心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等医学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社区医疗保健中心、医疗信息咨询中心、学校、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企业等单位工作。
临床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80人。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卫生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科研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管理、卫生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临床医学综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医院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卫生教育、管理、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及考研深造。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学、分子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工艺卫生学、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等。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能够在疾病预防、临床营养、社区营养、食品安全领域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人群营养管理、食品检测、食品卫生监督、医院膳食配餐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用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监督、海关检验检疫、动植物检验、营养与食品安全等行政机构及食品药品企业、健康管理与营养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科研机构等行业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人群营养卫生教育、管理、卫生保健等工作及考研深造。
药学院
药学院前身为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兴办最早的两个中药系之一。2001年易名为药学系,2002年更名为药学院。六十年来,药学院以“立德铸魂,德术兼备”为育人理念,积极探索药学人才培养规律,本着厚基础、精专业、宽口径、重个性的原则,建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完整教育体系。严谨的教学态度,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优雅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药学类人才。
药学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中医药界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180名教职工中,教授、副教授79人,其中二级教授5人;博士101人,硕士生导师94人,博士生导师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3人。先后有19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名师荟萃的人才队伍为药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教学研究历来是药学院非常重视的工作。自“十二五”以来,药学院获批1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项,国家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其他厅级以上教改立项37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教学成果奖60余项。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和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药学院教师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教师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医实验动物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药学、生物工程为第九批省级重点学科、化学为第九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中药学为学校学科特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数学、有机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分析、中药药剂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为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药学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和购入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拥有现代化的炮制实验室、制药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生药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专业科学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设有丰富的实习内容和大量的实习就业单位。量身打造一些特色实习如“上山采药”、“药企锻炼”、“医院培养”、“科技研发”等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择业、就业抗风险能力。为了更好的传承中药文化,药学院在现有的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上,开设了中药传承班。
药学院以稳定的研究方向显示出强劲的科研实力,建立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教师科研实验室面积10000多平米,本科生教学实验室面积20000多平米。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杰出青年基金等有影响项目40余项。现承担有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公益项目、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撑计划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省杰出青年基金、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年来先后有10余项新药、新产品进入产业化生产,产生较好效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40余项。
近年来,药学院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与华润三九药业、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开发配方颗粒项目、饮片开发及学生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协议。同时还与日本金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军事医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科院药物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交流。
咨询电话:0371-5672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