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内蒙高考 >内蒙大学介绍 >内蒙大学点评 >

2025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内蒙 大学点评

内蒙古科技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录取规则:

内蒙古科技大学录取规则

录取规则:
1、我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择优录取”的原则。
2、我校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依据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主管部门及内蒙古科技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有关规定执行。有关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高考加分政策,执行教育部和生源地省份相关政策。
3、学校全部专业均无单科成绩要求。
4、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
学校原则上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方法:
(1)美术类专业
我校只承认生源对应省份2020年美术类本科专业统考合格成绩,考生文化、专业成绩均须达到我校美术类本科专业对应省份、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下简称文化、专业双上线)。
[1]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专业双上线者,采取“专业志愿清”的原则,按加权成绩(文化课投档成绩乘以60%加美术专业投档成绩乘以40%)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加权后的成绩小数点后数字全部保留。如出现加权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文化课投档成绩、美术专业成绩、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2]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四川省:文化、专业双上线者,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按加权成绩(文化课投档成绩乘以60%加美术专业投档成绩乘以40%)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加权后的成绩小数点后数字全部保留。如出现加权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文化课投档成绩、美术专业成绩、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3]江苏省:文化、专业双上线者,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方式、各专业志愿间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按加权成绩(文化课投档成绩乘以60%加美术专业投档成绩乘以40%)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加权后的成绩小数点后数字全部保留。如出现加权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文化课投档成绩、美术专业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的最低要求以江苏省招办统一公布要求为准。
[4]山东省:学校在山东省美术类专业录取工作,按照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相关规定执行;文化、专业双上线考生如满足教育部及山东省高考招生录取相关规定,同时满足我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及招生章程中所规定的专业录取要求,对已投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录取到投档专业。
(2)音乐类专业
我校只承认生源对应省份2020年音乐类本科专业统考合格成绩,考生文化、专业成绩均须达到我校音乐类本科专业对应省份、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下简称文化、专业双上线)。
[1]内蒙古自治区:招收音乐表演(钢琴)、音乐表演(器乐)方向。钢琴方向只招收统考钢琴的考生;器乐方向只招收统考手风琴、萨克斯管、笛子(民乐)、小提琴、二胡、扬琴、琵琶、笙(芦笙、排笙)、阮的考生。
文化、专业双上线者,采取“专业志愿清”的原则,按文化课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出现文化课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音乐专业成绩、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2]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只招收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唱法不限;河北省、山西省只招声乐统考的考生;安徽省只招统考主项声乐的考生。
文化、专业双上线者,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按文化课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出现文化课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音乐专业成绩、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3)体育类专业
我校只承认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体育类本科专业统考合格成绩,考生文化、专业成绩均须达到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类本科专业对应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分数(以下简称文化、专业双上线)。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只招收体育专项为足球的考生,文化、专业双上线者,采取“专业志愿清”的原则,按文化课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出现文化课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专业成绩、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4)普通类专业
[1]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专业志愿清”的原则,即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出现投档录取排序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2]江苏省: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方式、各专业志愿间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安排专业择优录取。如出现投档录取排序成绩相同情况,依次按照选测科目(理科为物理、文科为历史)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语文、数学、外语的顺序,综合考虑后择优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最低要求选测为BB,必测为5合格。
[3]浙江省、山东省:录取工作按照对应省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相关规定执行;考生须满足教育部及对应省份高考招生、录取有关部门相关规定,同时满足相应省份已发布的我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对已投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录取到投档专业。
[4]北京市、天津市、海南省:录取工作按照对应省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相关规定执行;考生须满足教育部及对应省份高考招生、录取有关部门相关规定,同时满足相应省份已发布的我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对已投档考生,在专业组内,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择优录取。如出现投档录取排序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语文、数学、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5]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择优录取。如出现投档录取排序成绩相同的情况,依次按照投档成绩中:语文、数学、综合、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
(5)专业志愿调剂
当进档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者,将随机安排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未明确表示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视为不服从专业调剂。
投档比例: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要求及生源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内蒙古科技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城市设计(本科)工学建筑类
智能采矿工程(本科)工学矿业类
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智能建造(本科)工学土木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秘书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能源化学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工学材料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应急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工程(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工学仪器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冶金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金属材料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矿物加工工程(本科)工学矿业类
地质工程(本科)工学地质类
采矿工程(本科)工学矿业类
安全工程(本科)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材料化学(本科)工学材料类
生物信息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内蒙古科技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情况一般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1-2周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录取批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一、不同批次录取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录取按批次进行,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的公布时间逐步延后:

提前批(军事、艺术、体育等特殊院校):通常在7月上旬公布录取结果。

本科批:多数省份在7月15日前后开放查询。

征集志愿: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初。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最晚,大部分省份在8月10日-20日之间发布。

内蒙古科技大学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市,是一所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6年,始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86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成为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学校现有在校生26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23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留学生74人。现有20个教学单位,67个招生专业。现有7个国家级、1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有3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2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有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点,5门国家级、3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4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效显著,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创业孵化基地先后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自治区授予“自治区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试点单位”等。E家科技园社团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近五年,学校学生获得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奖励860余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银奖6项、铜奖19项。获省级奖励18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批专利200余项。

学校体育教育蓬勃发展,是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单位,自治区西部校园足球联盟基地和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内蒙古校园足球联合会秘书处单位。学生在国内外体育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牌560余枚,其中,国际体育竞赛金牌10枚,国家级体育竞赛金牌35枚,省部级体育竞赛金牌230余枚。学生褚亚飞夺得世界杯竞走冠军,杨家玉夺得2017年世锦赛竞走冠军,学校连续六届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获得1金5银1铜,男子足球队在自治区举办的七届“主席杯”比赛中荣获冠军6次、亚军1次。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内蒙古高校领先水平,2000年、2009年2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成为50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光荣称号(全国共15家高校),2022年,成为教育部“宏志助航”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16万余名合格人才,他们以“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现有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1个。有4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2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6个提质培育学科。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4个,自治区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6个。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五年,学校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项。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军工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80项,横向项目805项。作为第一单位发表高水平论文1900多篇,获授权专利960多项,发明专利390多项,实用新型530多项,外观设计近40项。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工作方针,始终以学科、专业建设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为依据,围绕高层次创新团队建设,引进学术领军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后备人才,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能够全面支持学校总体目标及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全校在职教职工近1900多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教授218人、副教授477人,具有博士学位513人,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1049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目前国家、自治区级人才67人,包头市各类人才139人,其中,“草原英才”工程人选42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22个,“鹿城英才”59人 。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构建了以包头市为重点的新型城校融合发展模式,以包钢集团为重点的新型校企融合发展模式,以北京科技大学为重点的新型校校融合发展模式,以校友会、理事会为平台,与社会各界合作的有效模式。学校主动服务“向北开放桥头堡”战略部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与蒙古、俄罗斯、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顺利加入中乌大学联盟。到目前,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累计招收来自蒙古、美国、乌克兰、韩国等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120余人次,派出190余个团组、340余人次出国(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或学习培训,18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曾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伊迪斯·科文大学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学生7500余名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将高举**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区域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