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闽江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闽江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闽江学院录取规则:
闽江学院录取规则
六.录取原则
1.成立招生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校招生录取工作。遇重大和特殊事项,由招生工作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招生办负责处理日常具体工作。
2.录取新生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3.普通文理科专业调配原则:
⑴在福建省采用专业级差调配原则。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总分值为5分(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3分,第二和第三(含第三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2分),根据考生的投档等效成绩(投档成绩减去专业级差)从高到低进行调配。
⑵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原则,即对其院校排名在招生计划内的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依高考总分排序录取,若有退档则顺延录取。
⑶除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外的其他省份均实行“分数优先”录取原则。
⑷在考生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按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4.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⑴艺术类专业认可招生省份相应专业类别省级统考(联考)成绩。
⑵福建省艺术类录取原则:
①音乐类:在考生文考总分(含固定照顾加分)和专业统考成绩分别达到福建省规定的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线和本科专业统考成绩控制线的基础上,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考生文考总分(含固定照顾加分)×4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60%。当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序出现同分的情况时,按照考生文考的位次,文考位次在前者优先录取。
②美术类、服装表演类:在考生文考总分(含固定照顾加分)和专业统考成绩分别达到福建省规定的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线和本科专业统考成绩控制线的基础上,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考生文考总分(含固定照顾加分)×3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70%。当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序出现同分的情况时,按照考生文考的位次,文考位次在前者优先录取。
⑶其他省份艺术类录取原则:除招生省份有特别规定外,其他省份按考生的省级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排序录取。在考生的普通高考成绩和省级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分别达到生源所在省规定的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线和专业统考(联考)资格线的基础上,按考生的省级专业统考(联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当省级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出现同分时,按文考成绩排序,文考成绩在前者优先录取。当省级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和文考成绩都出现同分时,按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艺术类文科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艺术类理科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5.录取模式: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闽江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海洋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工艺美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信息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应用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税收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导航工程(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酒店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雕塑(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绘画(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纺织工程(本科) | 工学 | 纺织类 |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纺织类 |
物流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制药工程(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测绘工程(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历史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国际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海洋技术(本科)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地理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广告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社会工作(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闽江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闽江学院简介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大”,含2001年并入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2010年,爱国华侨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拥有光荣的办学传统。**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大校长6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他始终坚持“不当挂名校长”,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学”,使闽大发展迅速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办学轨道;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创造性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引领闽大蹚出了一条应用型办学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行合趋同,千里相从”,**同志离任闽大校长后,始终情牵闽大、心系闽大,关心学校改革发展,亲自推动组建闽江学院,3次专门为学校校庆发来贺信贺词,2021年3月25日,**回校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闽江学院改革发展注入了信念之魂、提供了奋进之源、擘画了发展之路。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专业涵盖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含合作3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一流学科(高原学科)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6个,省部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建设省级科研创新平台48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6万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5%(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5.23%)。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75人(含柔聘),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2个。校园总面积2294.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2.1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75亿元,各类纸质图书208.02万册,电子图书226.13万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福州市各县(市)区开展科技开发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福州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与逢甲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实践大学等台湾地区高校进行闽台高校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境)外40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 。
学校的办学和发展得到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有力支持。省市专门出台支持闽江学院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意见。社会慈善机构、著名侨领、企业家、海内外校友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学校办学,特别是福建省发树慈善基金会向学校累计无偿捐资人民币10亿元。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对闽江学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化落实省、市支持学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意见,聚焦校第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战略,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全面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