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吉林高考 >吉林大学介绍 >吉林大学点评 >

2025年吉林体育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吉林 大学点评

吉林体育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吉林体育学院录取规则:

吉林体育学院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录取规则

本科专业:

1、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冰雪运动、体能训练专业: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投档比例按生源省份要求执行。在投档考生中,按体育考试成绩排序完成计划,再根据考生体育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体育考试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考试成绩高的考生;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优先级别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按科目顺序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科综合;若文科综合再相同则看数学。理科按科目顺序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科综合;若理科综合也相同则看语文。同类专业志愿可以调剂,投档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且服从调剂,则按考生体育考试成绩随机调剂到同类计划未录满的专业。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要求,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如相关招生省份有特别要求,我校将按照该省招生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录取)。

2、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我校根据报考生源情况和学校专业发展需求制定分项目招生计划,分项目招生计划将根据报考生源情况和学校专业发展需求提前公布,项目之间的录取分数不可进行横向比较;我校依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招生文件有关规定“文化考试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180分,体育考试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40分”的基础上,根据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我校文化和体育考试成绩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低50分录取。在考生达到我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考试成绩3:7比例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成绩×70%,分项目依据考生填报志愿顺序(先录取一志愿,一志愿未满时再录取二志愿)择优录取。

3、表演专业:考生参加我校组织或认同成绩的专业考试(我校校考或认同成绩的院校校考、省统考)成绩合格,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按专业“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投档比例按生源省份要求执行。在投档考生中按专业考试成绩排序完成计划,再根据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考试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考试成绩高的考生;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优先级别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按照科目顺序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科目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科综合,若文科综合再相同则看数学。理科按照科目顺序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科目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科综合,若理科综合也相同则看语文。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要求,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如相关招生省份有特别要求,我校将按照该省招生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录取)。

4、运动康复、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投档比例按生源省份要求执行。在投档考生中,按文化考试成绩排序完成计划,再根据考生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优先级别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类以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科综合;若文科综合再相同则看数学。理科类以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科综合;若理科综合也相同则看语文。同类专业志愿可以调剂,投档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且服从调剂,则按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随机调剂到同类计划未录满的专业。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要求,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如相关招生省份有特别要求,我校将按照该省招生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录取)。

高职(专科)专业:

1、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运动防护专业: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投档比例按生源省份要求执行。在投档考生中,按体育考试成绩排序完成计划,再根据考生体育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体育考试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考试成绩高的考生(河南省:在投档考生中,按文化考试成绩排序完成计划,再根据考生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优先级别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按科目顺序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科综合;若文科综合再相同则看数学。理科按科目顺序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科综合;若理科综合也相同则看语文。同类专业志愿可以调剂,投档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且服从调剂,则按考生体育考试成绩随机调剂到同类计划未录满的专业。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要求,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如相关招生省份有特别要求,我校将按照该省招生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录取)。

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投档比例按生源省份要求执行。在投档考生中,按文化考试成绩排序完成计划,再根据考生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优先级别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类以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科综合;若文科综合再相同则看数学。理科类以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科综合;若理科综合也相同则看语文。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要求,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如相关招生省份有特别要求,我校将按照该省招生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录取)。

吉林体育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体能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冰雪运动(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舞蹈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休闲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表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运动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吉林体育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吉林体育学院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吉林体育学院简介

吉林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地处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2004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吉林体育学院。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各级各类优秀体育人才数万人,为国家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南岭、临河、仙名山三个校区,其中南岭、临河两校区占地面积62.7万平方米,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占地面积89.31万平方米的仙名山校区建设。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学生万余人,教职工近600人。 拥有一支涵盖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白山学者、省资深高级专家、省高级专家、省教学名师、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体育运动奖章获得者等著名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在内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校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是吉林省博士授权点立项建设单位。拥有体育学和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教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均位列B级行列。在校友会2023体育类大学学术排行榜中位列第三,为“四星级”大学。

学校现有14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覆盖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五大学科门类。在全国体育院校中率先实现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全人才链培养,搭建起了服务运动健康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开启了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学校专业设计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标准对接的转型发展新征程,被誉为“体育专业院校转型发展的风向标”。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平台18个。拥有“体育科学化训练”“体育管理学”等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

近年来,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8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

学校竞赛成绩卓著,学校的拳击、散打、滑雪、跆拳道、射击、射箭、游泳、体育舞蹈等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一系列优异成绩,其中拳击队、散打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已达国际水平。建校以来培养了世锦赛女子举重冠军李亚娟,世锦赛、世界杯女子速滑冠军叶乔波,世锦赛女子花样滑冰冠军陈露,世锦赛、世界杯短道速滑冠军李佳军,世锦赛、世界杯女子拳击冠军李金子,世锦赛女子散打冠军鄂美蝶、刘玲玲,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冠军宫金杰、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射箭世锦赛男子团体反曲弓决赛冠军魏绍轩等一大批世界冠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国际交流日益活跃,近年来,连续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法国、台湾地区等一些国家和地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每年互派教师、学生开展访学和交流活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思想为指导,坚守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 “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成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具有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性特色高水平应用型体育大学,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应用研究、高层次决策咨询以及高品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和吉林省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