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35分能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吗 535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推荐
时间:
高考新闻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来看是可以考上的。2025年高考535分左右能上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包括:天津城建大学、南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对于希望报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生来说,这个分数段提供了多种选择,具体内容接着往下看吧!
2025年535分能不能考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5年535分是可以报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但具体录取情况需根据不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和考生所在省份的情况来判断。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会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考生及时关注最新信息,以确保选择最合适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选择专业的注意事项:
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容易投入学习并取得成就。
就业前景:除了兴趣,就业前景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可以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学科内涵:掌握专业的内涵是选择专业的基础。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及所在学校的主要服务领域和行业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该专业。
2025年535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推荐
2025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感兴趣,高考535分考生可以优先考虑江苏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等院校,这些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力较强,且就业前景良好。小编根据2024年的数据整理了部分院校,一起来看看吧。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录取批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4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安徽工程大学 | 492 | 178059 |
2024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530 | 134888 |
2024 | 广西 | 物理 | 本科批 | 广东工业大学 | 535 | 34022 |
2024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天津城建大学 | 494 | 193007 |
2024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516 | 98499 |
2024 | 广西 | 物理 | 本科批 | 南华大学 | 528 | 38102 |
2024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沈阳建筑大学 | 500 | 122624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苏科技大学 | 535 | 53086 |
2024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河南师范大学 | 535 | 93451 |
2023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兰州理工大学 | 535 | 69083 |
2023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531 | 98157 |
2023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桂林理工大学 | 532 | 96633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兰州交通大学 | 520 | 44116 |
2023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兰州理工大学 | 526 | 105904 |
2023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532 | 95097 |
2023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安徽工程大学 | 534 | 93121 |
2022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重庆交通大学 | 535 | 38875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批 | 华东交通大学 | 531 | 35067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湖南科技大学 | 525 | 94214 |
2022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南昌航空大学 | 535 | 38875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批 | 兰州交通大学 | 533 | 31166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桂林理工大学 | 516 | 108302 |
2022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501 | 4207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批 | 武汉纺织大学 | 518 | 67585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批 | 安徽工业大学 | 519 | 44340 |
2022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吉林化工学院 | 535 | 126129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一批 | 福州大学 | 533 | 10028 |
以上这些学校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在535分左右,适合各位考生报考。考生在报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时,要提前了解各校招生要求,包括选科要求、身体条件等,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还要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