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西物化生545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江西物化生545分能上的大学有:温州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济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江苏海洋大学、集美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浙江科技大学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江西物化生545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2 | 540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2 |
大连交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6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3 |
常州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50 |
苏州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4 | 545 |
贵州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8 | 543 |
江苏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5 | 54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2 | 545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4 | 546 |
华东交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0 |
安徽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3 | 543 |
温州肯恩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2 | 543 |
浙江传媒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503 | 542 |
武汉轻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5 |
海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9 | 545 |
上海电机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502 | 550 |
西南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4 | 549 |
江西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6 | 547 |
北京建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62 | 550 |
闽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3 | 540 |
西安工程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3 | 547 |
西华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4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H | 542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2 | 540 |
海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8 | 54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2 |
广州体育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502 | 546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81 | 543 |
长江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501 | 542 |
江西物化生545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上海电机学院
学校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2.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教职工2245人,其中,教授215人,副教授65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人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科技领军人物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
北京建筑大学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60人,其中专任教师66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教授140人,博士生导师46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5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工程人才北京市级人选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