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高考作文 >作文素材 >

2021高考作文议论文万能模板

时间: 作文素材

高中主要写的就是议论文,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议论文万能模板,来看一下!

高考作文议论文万能模板

1、题目的写法

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

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

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2、开头第一段的写法

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料压缩到60%左右,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具备概括材料的语文能力,此项分数可以得到。如果是话题作文,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不宜超过80字。此段结尾可以用一句设问(论点作为回答)引出下一段论点。

3、第二段为论点段

论点必须独占一段!这是本模板效果的核心!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切记。多年的学生经验告诉我,凡是试图让阅卷人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绝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及格的话就算比较走运了。论点宁可不新颖也绝对不要有争议,更不能出现立场上的错误,否则将变成零分作文,实在没有高水平的认识,可以选用大众化但绝对没有错误的论点——与报纸上的新闻论调一致是个可以遵循的简单原则。一败涂地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为了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而写出了一些引起争议甚至极端到错误的论点,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4、第三至第五段,为分论点论述

这三段每段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平行扩展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3)世界各国都把尊老爱幼当作一种道德准则。这三个分论点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论述了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

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强烈推荐在高考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式,比如排比。

每段的分论点写完后,就进入使用论据进行论证的阶段。论证方法无非有事实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几种。我们可以写一些事例作为事实论证,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引用论证。但是这不能算是高水平的论证,每段论证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述,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你的论证将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事实证明,自己的论述越多的文章,分数往往也越高。

我们可以多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这一点显然不难办到——然后去掉说话人,把名人的论述当成自己的论述,不但有话说而且效果很好。

同时,一旦我们在某个论点上没有名言可以引用,我们也可以自己说上一句,然后冠上名人的头衔就成了名言,不过一定要说的有哲理性,不要被别人看出破绽,事实论据也可如法炮制。但是此种方法不可多用,用于救急尚可,频繁使用定会漏洞百出。用时一定要使用生僻的名言与事例,切不可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资料。比如万不可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否则不但贻笑大方,分数也会大打折扣。高水平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生动形象,效果往往很好。

这三段的字数要保持大体一致,不可有的段过多有的段过少。有字数要求的作文主要靠这三段凑够字数,按800字的要求,这三段最少也要占到500字,也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猪肚”。

5、第六段是所谓辩证段

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体现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比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学会自信”,那么有人也许会抬杠说自负也是自信,所以这一段必须指出,我们要自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一说,文章就显得严密,给阅卷人的印象很好。

高考议论文作文素材

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怀大国匠心,做大国匠人

工匠精神应内化为一种普遍的职场信仰,成为个人事业刷新与中国国力提升的“利刃”。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放眼古今中外,成事者所用方法无非有二:一曰“道”,二约“术”。“道”为理念,“术”为方法。道术未裂,是为成功的不二法门。

如果说“道”是路径的指南,那“术”就是实践的过程。我们所言的工匠精神,则为“术”的极致。

所谓“匠”,本意为筐里背着刀斧工具的木工,而木工要设计与施工,干的是细活,所以工匠精神就成了一种追求顶好与完美的象征。“能工巧匠”、“匠心独运”者,都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赞誉。

中国从来不缺工匠,亦不缺工匠精神。从上古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到春秋战国鲁班墨子,他们代表了中国最早的工匠精神,毋宁说是工匠精神的滥觞。自此之后,工匠精神在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未有断流,尤其是在商业精神蒸腾与爱国情怀澎湃的当代中国,“于今为盛”。

在新京报2019年匠心守望特刊中,我们再次从鲜明具体的匠人那里感受什么是工匠精神:不论是与“雪龙2”号相伴十年的科考船设计专家吴刚,还是“一切都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医学真菌病学专家廖万清,抑或是15岁初见景泰蓝便“择一事终一生”的钟连盛,他们都以心无旁骛的专注,持之以恒的坚持,永远尽心尽力的责任感,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