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湖南高考 >湖南高考试题 >湖南语文试题 >

2022届湖南省高考前压轴(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时间: 语文试题

2022届考前压轴卷(三)

语文

本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技术因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

C.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3.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说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距离变近的观点。

D.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科学崇拜”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什么说这种态度是十分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合理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寻找安详

郭震海

秋深,黄昏,风起。

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

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

“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为了寻找安详,我早上从市里出发,坐了个上午的长途客车,午饭简单吃过,我们开始入山。不承想这一走就是六个多小时。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

“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

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几次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

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是守山人居住的防火瞭望塔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月光下发出的亮光。我们朝着亮光走去。

“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

“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

安详喝住狗,问道:“找我有事吗?”

“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烟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

品茶深聊,我得知,男人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

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老乡在一旁笑道:“这算啥!人家安详家两个娃娃都很有出息,儿子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女儿更厉害,是博士哩,工作在深圳。”

“是吗?”我惊叹道。

“没啥,我们只是普通人家。”安详的女人接话道,并招呼我们吃饭。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

“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

“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

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

“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

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

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

(选自《百花园》20222月,有删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看到“五大三粗”的农人安详后,“我”更加怀疑,觉得他的外表跟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山水画的作者格格不入。

B.这对夫妻长年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忍受枯燥、苦累,同时教育的子女也很优秀,让“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C.安详说“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告诉我们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并不是高超的技巧,而是拥有安详的内心。

D.小说以“我”和老乡艰难寻找画家安详为核心事件,并辅以安详复员守山的情节,意在表现守山人的寂寞与艰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擅长运用多种手法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B.小说环境描写寥寥几笔,而意境全出。如首段“秋深,黄昏,风起”既渲染了苍凉的氛围,又烘托了人物心理。

C.小说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简练而不乏意蕴,人物语言富有个性,老乡、安详的话都符合其身份特点。

D.小说结尾段表明“我”真正懂得了安详画作浑然天成的缘由,也领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深化了文章主旨。

8.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9.请分析本文在叙述上的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阿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新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部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土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B.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C.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D.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翼德,张飞的字,古人所取名、字往往在语意上形成关联,如“翼”与“飞”。

B.左右,如果称“君”之左右,指嫔妃和近臣;如称“将”之左右,则指侍卫。

C.宾客,文中是指依附权门的谋士、食客,他们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命。

D.假节,东汉末年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加节的称号,拥有杀犯军令者的权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备被曹操大军追至当阳长坂,张飞奉命据守长坂断后,面对曹操大军,他怒目圆睁,横矛大喝,致使曹军不敢近前,可见其英勇威武。

B.在江州,张飞击败并生擒刘璋部将巴郡太守严颜,但严颜脸色不变,视死如归,张飞甚为敞佩,于是将他释放,并且延请他做账下宾客。

C.张飞与曹军将领张郃在宕渠、蒙头、荡石一带对抗五十多天之后,率精兵从另外一条道路拦截张郃军队,致使张郃军队失败,死伤惨重。

D.张飞准备率领一万人马在阆中与刘备会合,然后一起伐吴,不料还未出发,便被帐下两个部将杀害。张飞被害与其暴躁性格不无关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2)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14.刘备为什么要劝诫张飞?张飞又是怎样对待刘备的劝诫的?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登慈恩寺塔

张乔

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

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

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

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登上慈恩寺塔所见,风从宝塔的窗户涌进时,清凉的水滴在面前落下。

B.颔联写来来往往登塔的人虽不断变化,但云雾缭绕的景色从古到今都依然如故。

C.颈联为远观,终南山峰峦横亘秦中大地,渭水蜿蜒天际,一直流到看不见的关塞。

D.虽无杜甫博大的胸怀,但此诗却于从容悠闲的节奏中流露出文人登高怀远的惆怅。

16.古人评此诗曰:“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请据此简要分析尾联的意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高》中,能让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的诗句是“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自己边信马骑行,边欣赏欣欣向荣的花草,表现早春清新气象的诗句是“                                    ”。

3)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           和《赤壁赋》中的“                    ”,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先民们对于虎的崇拜已积为集体记忆,融为文化基因,            地传承于今。炊烟升起之处,绿荫笼罩的院落,逢年过节便奔来          的各种老虎意象。不只是窗花剪纸、门神中堂、虎帽虎鞋、虎画虎馍、泥虎石虎,甚至每个村庄都有大虎二虎小虎等        的孩子命名;陕北院落与石磨相对的碾盘,也作为周文化四方崇拜的白虎象征,而这一切的一切,最为典型且普及的,仍是千门万户的彩笔与剪刀,秀出一个个威武灵醒的老虎来。

为什么一定是老虎呢?近代以来的学者研究和田野作业的成果告诉我们,每一个节日都依附着颇具张力的死亡或灾难的种种传说。这实际是一个民族苦难幽深的集体记忆。后来,随着人们生存能力的不断扩大,使既往阴影淡化,喜庆与狂欢逐渐成为主流,且潜隐的张力犹存。即是说,原生态节日中的忧患意识,辟邪祈福的安全期待仍贯穿始终。于是乎,这辟邪纳福的节日语境,既由系统的仪式所建构,也需拥有强大威慑力的意象来承担。而老虎意象便因其        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吉祥使者。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可思议      活灵活现        生机勃勃        形神兼备

B.不可思议      惟妙惟肖        朝气蓬勃        形神兼备

C.不可捉摸      惟妙惟肖        生机勃勃        穷形尽相

D.不可捉摸      活灵活现        朝气蓬勃        穷形尽相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人们生存能力的不断扩大,既往阴影淡化,喜庆与狂欢逐渐成为主流,而潜隐的张力犹存。

B.随着人们生存能力的不断提升,使既往阴影淡化,喜庆与狂欢逐渐成为主流,且潜隐的张力犹存。

C.随着人们生存能力的不断扩大,既往阴影淡化,喜庆与狂欢逐渐成为主流,且潜隐的张力犹存。

D.随着人们生存能力的不断提升,既往阴影淡化,喜庆与狂欢逐渐成为主流,而潜隐的张力犹存。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使用了“彩笔与剪刀”,而不用“彩绘与剪纸”。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含服片,即需要含着吃的药片。      ,一种是含在舌上的任何位置,一种是把药片含在舌下。普通的含服片是为了“慢”,主要针对的是咽部和口腔局部的炎症病灶,一般应含在舌面上、牙齿和面频之间或患处附近,(           ),让药物发挥消炎、镇痛等作用。      舌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舌下含服可使药物直接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吸收入全身血液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能让药物直接通过血管壁被迅速且完全吸收,不会被肝脏代谢损耗。舌下含服持续时间较口服用药短,所以一般仅用于急救,即病情发作去医院治疗前。这样既可救治患者,减轻病痛,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唾液溶化后,口腔和咽部被慢慢刺激

B.口腔和咽部被慢慢刺激后,经唾液溶化

C.慢慢刺激口腔和咽部后,经唾液溶化

D.经唾液溶化后,慢慢刺激口腔和咽部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其实也是在说人的精神成长的境界。自然境界是说一个人做事只凭本能或社会习惯,功利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了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道德境界是说,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全部意义,并自觉做他所做的事。

以上材料对你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C

4.①材料一从科技文化自身无法克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文化补充与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②材料二重点梳理科学与人文从疏远到融合的趋势,强调要拆除二者之间的藩篱。

5.①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

②视科学为万能,无法看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

③只关注科技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

(每点2分。每点的分析,既要指出其错在哪里,又要说明危害是什么)

6.D【解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是表现“守山人的寂寞与艰辛”,而是为了赞美能在喧嚣的社会中保持内心安详的人。

7.B【解析】“苍凉的氛围”错。开头的景物描写意境雄浑阔大,并不苍凉。

8.①表层义:“寻找安详”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②深层义:“寻找安详”也指画家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寻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③主旨义:“寻找安详”还指“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安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浮躁的反思,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详”。

9.①运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述故事,增加小说的真实性,便于直接抒情。②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来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善于设置悬念。守山人到底是不是要寻找的安详,读者一直带着这个疑问,直到最后谜底才被解开,引人入胜。④运用补叙,使得行文灵活,情节内容更丰富,有利于突出小说主题。

10.D【解析】句意:张飞字翼德,是涿郡人,年轻时与关羽一道待奉刘备。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张飞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刘备跟从曹操击败吕布后随曹操返回许都,曹操任命张飞为中郎将。刘备脱离曹操先后投靠袁绍、刘表。刘表死后,曹操进军荆州,刘备逃往江南。本题中,“兄事之”意思是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主语为“飞”不是“羽”,排除AC:“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曹公”是“背”的宾语,不可断开;“曹公依袁绍、刘表”违背历史事实,排除B

11.B【解析】““君'之左右,指嫔妃和近臣”错误。“君”之左右不包括“嫔妃”。

12.D【解析】“在阆中与刘备会合”错,应为“从阆中出兵赶赴江州与刘备会合”。

13.(1)你们兴兵无正当理由,侵犯夺取我益州,我们益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4分)

2)张郃舍马攀越山崖,只和十多名部下从小路退兵,率领军队回到南郑,巴土境内得以安宁。(4分,译出大意给2分,“歉”“岂”两处各1分)

14.第一问:刘备认为张飞过度运用刑法,每天随意鞭打将士,把鞭打过的人安排在身边办事,会招致祸害,因此劝诫张飞。第二问:张飞听后仍不悔改。

15.A【解析】“清凉的水滴在面前落下”错误,“清凉碧落中”中的“碧落”意为“天空”,这一句诗应理解为“天气已然清凉”。

16.①尾联为诗人傍晚时分登上慈恩寺塔远望所见所感。②登塔远望,看到傍晚的斜阳,不禁心生思乡之情。③而在遥远的天边,又看到了南归的鸿雁,更衬托出游子因漂泊之久而生发的倦怠失落之情。

1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3)老鱼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潜蛟

18.A【解析】语境强调传承下来无法想象,应填“不可思议”。语境强调老虎意象的生动逼真,应填“活灵活现”。语境用于孩子,突出其充满活力。应填“生机勃勃”。语境指节日中的老虎形象神韵,应填“形神兼备”。

19.D【解析】搭配不当,“生存能力……扩大”不搭配,“扩大”改为“提升”;成分残缺,“随着……,使……”缺主语,删掉“使”;不合逻辑,“且”作为连词,表并列,关联词语不当,分析两个分句内容应为转折关系,“且”改为“而”。

20.(1)“彩笔与剪刀”是制作“彩绘与剪纸”的工具,它强调了家家户户都能创作,更能突出彩绘与剪纸艺术的普及性。

2)句中的“秀”是展示、表演的意思,“彩笔与剪刀”更能突出“秀”的动作性,前后搭配更恰当,语意更协调。

21.D【解析】前面主语是“含服片”,保持保持一致性。

22.①含服的方式有两种;②舌下含服是为了“快”;③又能争取治疗时间

23.略。

参考立意:①精神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②人的精神成长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的;③枯神成长需要经受磨础;④人应该把握自己精神成长的方向。

【参考译文】

张飞字翼德,是涿郡人,年轻时与关羽一道待奉刘备。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张飞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刘备跟从曹操击败吕布后随曹操返回许都,曹操任命张飞为中郎将。刘备脱离曹操先后投靠袁绍、刘表。刘表死后,曹操进军荆州,刘备逃往江南。曹操率兵追击,一天一夜,在当阳县长阪追上刘备。刘备闻知曹操突然赶到,抛下妻子孩子逃走,派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守住河岸,拆毁河桥,怒目圆睁,手执长矛大叫:“我是张翼德,谁敢前来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无人敢靠近,所以刘备得以逃脱。刘备西进益州,回击刘璋,张飞与诸葛亮等溯江而上,分兵平定沿江各郡县。张飞到江州,击败刘璋的部将巴郡太守严颜,并活捉了严颜。张飞怒斥严颜:“我大军已到,你为何不投降却斗胆抗拒?”严颜回答说:“你们兴兵无正当理由,侵犯夺取我益州,我们益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喝令手下兵卒将严颜推出去砍头,严颜面色不变,对张飞说:“砍头就砍头,发什么火呢!”张飞认为他气度雄壮就释放了他,并把他作为食客礼待。张飞一路势如破竹,与刘备在成都会师。曹操打败张鲁后,留夏侯渊、张郃镇守汉川。张郃单独率领几支兵马南下巴西,打算将那里的百姓迁往汉中,进兵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军队对抗五十多天。张飞率领精兵一万多人,从另外的道路拦截张郃军队,交战时,山路狭窄,张郃前队后队无法呼应救援,张飞于是打败张郃。张郃舍马攀越山崖,只和十多名部下从小路退兵,率领军队回到南郑,巴西境内得以安宁。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任命张飞为右将军,并赐予假节的权力。章武元年,张飞被晋升为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晋封爵位西乡侯。当初,张飞雄武威猛,仅次于关羽,魏国谋臣程昱等都夸赞关羽、张飞有万夫不挡的气概。关羽待下级士卒很和善,对上层士大夫很傲慢;而张飞则敬重社会上层人物,对士卒百姓不加爱抚。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过度运用刑法,又每天随意鞭打将士,还把些被打的人安排在身边办事,你这样做会自招祸害的!”张飞(听后)仍不悔改。刘备征伐东吴,张飞遵令准备率领一万人马,从阆中出兵赶赴江州与刘备会合。临发兵前,张飞的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杀害了张飞,并割下他的首级,顺江而下投奔孙权。张飞军营都督上表报知刘备,刘备一听到张飞都督有表上奏,说:“唉!张飞死了。”于是追谥张飞为桓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