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技术工程研究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后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沈航;201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决定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沈航。2017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沈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航空发动机学院。

  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1亿元。截至2018年8月31日,图书馆入藏图书1278083册(包括图书、过刊、学位论文,不包括院系图书),报刊4590种;电子图书683768册。现有各类学生22000余人。

  学校具有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位点,15个硕士一级学位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现已形成了以“航空装备设计制造与试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航空宇航学科群和以“航空信息化与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科学学科群。

  沈航下设22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防科工委共建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8个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1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虚拟仿真中心,10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近年来,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一等奖13项;现有省级精品系列课程22门;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科技大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奖励828余项,创新创业项目156项,竞赛成绩位于辽宁省高校前列。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其中万余人就职于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千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百余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职务,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学校现有“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十二五”重大科技平台,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其中,我国首型电动双座飞机“锐翔”(RX1E),是世界上仅有的按照美国ASTM标准进行适航审定的四款飞机之一,是国家民航管理局颁发“适航型号合格审定证书”的第一款电动轻型飞机。“十一五”开始,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0余项;科研指标逐年提升,近五年内学校科研项目总量年均超过1亿元,基本达到师均经费10万元以上,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19篇,其中:SCI论文458篇、 EI论文842篇、ISTP论文642 篇、中文核心论文1159篇。申请专利共计515 项,其中:发明专利333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9项;授权专利共计336 项,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实用新型专利151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6 项。教师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4项,其中: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2项、省三等奖12项、市级科技奖 4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6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50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5人;现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校级教学名师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72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现有80个国家的1200余名学生在校留学,学历生在校规模名列省内高校首位,是辽宁省内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的20所高校之一,与法国皮卡迪大学、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等125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五年来,教师因公出国(境)300多人次,学生国(境)外交流近700人次赴国内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

  学校以“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实拓新、志在卓越”为办学宗旨,凝炼了“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下,学校将坚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辽宁、助力振兴作为重要面向,把学科建设、内涵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把依法治校、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高协同学科体系、高标准培养质量、高水平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队伍、高品位校园文化,在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

学校领导

  

  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姓名:翟文豹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工作分工: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督查巡察办公室。联系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

  姓名:孙小平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

  工作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审计、教学质量与评估等工作。分管审计处、教学质量与评估处。联系民用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辽宁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实验室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验室科学》等杂志副主编。

  

  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姓名:姚绍良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工作分工:主管组织、宣传、统战、工会、学生、共青团、招生就业、人事、信访、安全保卫等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委)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工会办公室、学生处(党委本科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招生就业处、人事处(党委教职工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保卫处。联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姓名:钟世库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后勤、基建、信息化、图书馆等工作。分管总务部、智慧校园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联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社会兼职:全国管理教育研究会后勤专委会常务副会长。

  

  副校长

  姓名:林峰

  职务: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本科教学、财务和继续教育等工作。分管教务处、计划财务处、继续教育学院。联系自动化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体育部。

  社会兼职:辽宁省教育科研管理协会副会长。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姓名:王琦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外事、离退休等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处(学科办公室)、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港澳台工作办公室),协调北方科技学院。联系设计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姓名:佟刚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科技、科协、国有资产、保密、协同创新等工作。分管科技处(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处。联系安全工程学院、理学院。

  社会兼职: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常务理事、航空企业科协技术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

  

  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

  姓名:王峰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

  工作分工: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挂职)

  姓名:杜宏亭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挂职)

  工作分工:主管校办产业工作,分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科技实业总公司;协助党委副书记姚绍良同志分管相关工作。联系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姓名:范振伟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学校通航产业发展与研究工作,兼任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近院校推荐

相关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