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贵州高考 >贵州专业解读 >贵州专业介绍 >

2026贵州理工学院开设哪些专业及最好专业排名 王牌专业推荐

时间: 贵州 专业介绍

贵州理工学院专业体系包含多个学科领域,以基础学科为根基,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布局前沿专业。2026年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专业有:环境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等。贵州理工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物制药专业。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希望对2026年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另外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

2026年贵州理工学院开设专业名单

1、开设环境工程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

2、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

3、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

4、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

5、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

专业名称层次学科门类专业类别学制
环境工程本科(普通)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普通)工学机械类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普通)工学电气类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网络工程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安全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普通)工学材料类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普通)工学材料类四年
自动化本科(普通)工学自动化类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普通)工学化工与制药类四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普通)工学能源动力类四年
制药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化工与制药类四年
生物制药本科(普通)工学生物工程类四年
土木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土木类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普通)工学水利类四年
工程管理本科(普通)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四年
应用统计学本科(普通)理学统计学类四年
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普通)工学航空航天类四年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普通)理学地理科学类四年
环境设计本科(普通)艺术学设计学类四年
交通工程本科(普通)工学交通运输类四年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地质类四年
地质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地质类四年
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普通)工学材料类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普通)工学机械类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普通)工学机械类四年
酿酒工程本科(普通)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四年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土木类四年
工程造价本科(普通)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四年
投资学本科(普通)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普通)工学航空航天类四年
建筑学本科(普通)工学建筑类五年
交通运输本科(普通)工学交通运输类四年
英语本科(普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
休闲体育本科(普通)教育学体育学类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普通)工学机械类四年
应用物理学本科(普通)理学物理学类四年
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普通)工学矿业类四年

贵州理工学院开设本科推荐专业排名

一、贵州理工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排名

贵州理工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包含: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具体如下表格:

专业名称推荐人数
土木工程425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68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74人
生物制药225人
网络工程220人
水利水电工程219人
资源勘查工程209人
工程管理201人
环境工程166人
安全工程158人

二、贵州理工学院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排名

贵州理工学院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推荐指数为4.8、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推荐指数为4.7、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推荐指数为5.0等。具体如下表格: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5.0
交通工程5.0
交通运输5.0
焊接技术与工程5.0
机械电子工程4.9
采矿工程4.8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8
材料科学与工程4.8
安全工程4.7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4.7

贵州理工学院简介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坚持“特色创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探索和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一体化建设发展体系。2014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2024年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贵州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试点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