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湖北历史类590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对于2026年湖北历史类59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湖北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河北等省份,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湖北历史类590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84 | 5746 | 本科批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79 | 6717 | 本科批 |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89 | 4835 | 本科批 |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重庆 | 历史类 | 576 | 7331 | 本科提前批 |
| 南京农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91 | 4516 | 本科批 |
| 上海海事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589 | 4835 | 本科批 |
| 集美大学 | 公办 | 福建 | 历史类 | 576 | 7331 | 本科批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公办 | 新疆 | 历史类 | 578 | 6912 | 本科批 |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88 | 5034 | 本科提前批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84 | 5746 | 本科批 |
| 汕头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82 | 6142 | 本科批 |
| 广州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87 | 5213 | 本科批 |
| 南方医科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83 | 5937 | 本科批 |
| 长江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85 | 5552 | 本科提前批 |
| 湖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76 | 7331 | 本科批 |
| 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88 | 5034 | 本科批 |
| 中央戏剧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86 | 5391 | 本科批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91 | 4516 | 本科批 |
| 中国药科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92 | 4379 | 本科批 |
| 重庆大学 | 公办 | 重庆 | 历史类 | 586 | 5391 | 本科提前批 |
| 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80 | 6531 | 本科批 |
| 东北农业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历史类 | 588 | 5034 | 本科批 |
| 长安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591 | 4516 | 本科批 |
| 北京电影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89 | 4835 | 本科批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84 | 5746 | 本科批 |
| 宁夏大学 | 公办 | 宁夏 | 历史类 | 586 | 5391 | 本科批 |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582 | 6142 | 本科批 |
| 中国民航大学 | 公办 | 天津 | 历史类 | 576 | 7331 | 本科批 |
| 浙江理工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78 | 6912 | 本科批 |
| 深圳技术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88 | 5034 | 本科批 |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办 | 河南 | 历史类 | 577 | 7128 | 本科批 |
| 北京联合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80 | 6531 | 本科批 |
| 温州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77 | 7128 | 本科批 |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575 | 7551 | 本科批 |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天津 | 历史类 | 588 | 5034 | 本科批 |
| 浙江财经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79 | 6717 | 本科批 |
| 湘潭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586 | 5391 | 本科批 |
| 新疆大学 | 公办 | 新疆 | 历史类 | 582 | 6142 | 本科批 |
| 天津科技大学 | 公办 | 天津 | 历史类 | 575 | 7551 | 本科批 |
| 西南石油大学 | 公办 | 四川 | 历史类 | 583 | 5937 | 本科批 |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576 | 7331 | 本科批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90 | 4675 | 本科提前批 |
| 中国美术学院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87 | 5213 | 本科提前批 |
| 南京审计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90 | 4675 | 本科批 |
| 江西财经大学 | 公办 | 江西 | 历史类 | 584 | 5746 | 本科批 |
| 江苏师范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77 | 7128 | 本科批 |
| 长沙理工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578 | 6912 | 本科批 |
| 苏州科技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79 | 6717 | 本科批 |
| 青岛大学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581 | 6337 | 本科批 |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88 | 5034 | 本科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五米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176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博士、硕士研究生5773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10000多人。2024年,共有来自94个国家的1198名外国留学生来我校学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1996年4月成立的广东财经职业学院(1996年4月至2001年7月曾称“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历史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4万余人。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8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1-57位;自然指数2024年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软科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308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