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黑龙江高考 >黑龙江志愿填报 >黑龙江填报指导 >

2026黑龙江物理类665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时间: 黑龙江 填报指导

对于2026年黑龙江物理类665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黑龙江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湖南、山东、湖北、山西等省份,包括:四川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黑龙江物理类665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辽宁 物理类 592 7345 本科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88 8081 本科提前批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93 7181 本科批
四川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608 4791 本科批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3 7181 本科批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1 4413 本科提前批
国际关系学院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9 6159 本科提前批
上海海关学院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04 5362 本科提前批
东南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43 1308 本科批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02 5669 本科批
江南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93 7181 本科批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河南 物理类 604 5362 本科提前批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黑龙江 物理类 608 4791 本科批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02 5669 本科批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97 6501 本科提前批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20 3304 本科批
香港中文大学 公办 香港 物理类 623 2943 本科提前批
上海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89 7902 本科批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5 6822 本科批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16 3759 本科批
南京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67 355 本科批
南开大学 公办 天津 物理类 638 1650 本科批
北京体育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2 7345 本科批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643 1308 本科批
深圳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588 8081 本科批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89 7902 本科提前批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26 2641 本科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636 1804 本科批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0 4548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01 5843 本科提前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4 6983 本科批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公办 河北 物理类 621 3167 本科提前批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0 7712 本科批
广州医科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05 5206 本科批
兰州大学 公办 甘肃 物理类 588 8081 本科批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办 辽宁 物理类 609 4659 本科提前批
中山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31 2182 本科批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4 5362 本科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广东 物理类 621 3167 本科提前批
北京大学医学部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46 1155 本科批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602 5669 本科批
浙江大学医学院 公办 浙江 物理类 639 1575 本科批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9 6159 本科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91 7531 本科批
吉林大学 公办 吉林 物理类 588 8081 本科批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4 4030 本科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03 5517 本科批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21 3167 本科批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公办 安徽 物理类 587 8285 本科批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08 4791 本科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五米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OUC),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 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经过67年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现有18个院(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9600人(其中博士20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700余人,学历留学生370余人。

华东政法大学

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3年,松江校区建设启用。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