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辽宁高考 >辽宁志愿填报 >辽宁填报指导 >

2026辽宁物理类671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时间: 辽宁 填报指导

对于2026年辽宁物理类671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辽宁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辽宁、江苏、湖南、浙江、山西等省份,包括: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辽宁物理类671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北京电影学院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4 9443 本科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598 14257 本科批
北京大学医学部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71 696 本科批
香港城市大学 公办 香港 物理类 632 5294 本科提前批
上海海关学院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32 5294 本科提前批
厦门大学 公办 福建 物理类 647 2833 本科批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31 5474 本科提前批
上海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23 7175 本科批
同济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53 2108 本科批
东华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02 12959 本科批
河海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00 13601 本科批
东北大学 公办 辽宁 物理类 623 7175 本科批
中南大学 公办 湖南 物理类 628 6080 本科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公办 湖南 物理类 643 3397 本科批
华北电力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2 12959 本科批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61 1330 本科批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39 4039 本科批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9 10891 本科批
南开大学 公办 天津 物理类 653 2108 本科批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公办 安徽 物理类 601 13271 本科批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0 13601 本科批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河南 物理类 605 12013 本科提前批
深圳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14 9443 本科批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3 12662 本科批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0 13601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52 2228 本科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29 5882 本科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9 13937 本科批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1 10278 本科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27 6264 本科批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4 9443 本科批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62 1253 本科批
香港中文大学 公办 香港 物理类 654 2000 本科提前批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52 2228 本科批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66 991 本科批
东南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63 1183 本科批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1 13271 本科批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吉林 物理类 617 8681 本科提前批
兰州大学 公办 甘肃 物理类 605 12013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70 745 本科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8 14257 本科提前批
海军军医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01 13271 本科批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广东 物理类 649 2609 本科提前批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69 788 本科批
天津大学 公办 天津 物理类 637 4398 本科批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611 10278 本科批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23 7175 本科批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64 1110 本科批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08 11166 本科批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01 13271 本科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五米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信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2023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