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高校招生 >艺术特长生 >

2026各省美术生301分左右可上什么院校?301分最好30所学校能报几本大学

时间: 艺术特长生

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问2026年艺考美术生如何选择大学? 对于301分左右的美术生,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需要结合专业分数、地域差异和报考策略综合规划。其中包含在湖南招生的武汉纺织大学录取分数为301分、在湖南招生的湖北大学录取分数为301分、在湖南招生的湖南科技大学录取分数为300分、在海南招生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为299分、在黑龙江招生的辽宁传媒学院录取分数为300分、在黑龙江招生的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为301分等。这些院校在美术专业特色与中等文化成绩美术生适配度较高,以下是推荐院校详细信息:

2026年艺考美术生301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名单

招生地区院校名称专业组及专业招生大类录取分
湖南江西农业大学第102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黑龙江辽宁传媒学院第010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湖南科技大学第116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石家庄铁道大学第101组(美术与设计类)299
黑龙江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011组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南京晓庄学院第102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第103组(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西安石油大学第102组(美术与设计类)299
海南广西外国语学院1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湖北大学第202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重庆工商大学第102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海南南昌工学院1美术与设计类300
海南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1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沈阳建筑大学第101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内蒙古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222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厦门理工学院第103组(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102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四川音乐学院第123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湖南工商大学第105组(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贵州师范大学第109组(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重庆科技大学第101组(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江汉大学第206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103组(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云南艺术学院第118组(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武汉纺织大学第201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美术与设计类)301
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524美术与设计类299
海南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4美术与设计类299
湖南广东海洋大学第106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湖南曲阜师范大学第102组(美术与设计类)301
湖南广西师范大学第103组(美术与设计类)300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2026年艺考美术生301分左右能上的大学简介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清职院”)成立于2002年,是清远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公办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有“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之称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清远。清远距广州市中心仅60公里,毗邻白云国际机场,广清高速、广乐高速、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京广高铁在市区设清远站,广清城轨2020年11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交通便捷。

学院设有护理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现有高职学生11627人(不含面向社会扩招部分)。教职工63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领军人才 2 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 3 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 1 人,清远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32人,清远市“起航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北京邮电大学与社会力量按照新的机制和新的办学模式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举办的第一所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延庆区康庄镇,现有校园占地500亩,建有充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独栋的图书馆大楼及实验楼。图书馆藏书56.23万余册,电子图书39.54万余册,音视频2776小时,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学院授课教师由北京邮电大学选派的教师、学院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含刚从高校退休的教师、业内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4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4.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是省属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国家优质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2年职业教育历史。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服务轻工业转型升级,秉承“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和“自强、敬业、求实、创新”的广轻精神,已为社会培养了27万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