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大学介绍 >大学点评 >

2025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省高校招生委员会组织实施,实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条 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一条 浙江省统一高考招生根据“专业+学校”平行志愿分段进档的考生,按照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第三段投档后,对未完成计划的专业进行征求志愿录取。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根据“专业+学校”平行志愿进档的考生,按照专业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对未完成计划的专业进行征求志愿录取。
第十二条 其他省份的录取规则,对采用平行志愿省份按平行志愿规则录取;非平行志愿省份,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政策执行。对于进档考生,依照“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如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考生所填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调剂到相应未满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处理。
第十三条 外语语种要求:语种不限,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
第十四条 招生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男女比例不限。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区块链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宠物医疗技术(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金融科技应用(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旅游管理(专科)旅游旅游类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经济贸易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软件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水利工程(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动物医学(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畜牧兽医(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科)农林牧渔林业类
园林技术(专科)农林牧渔林业类
园艺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具体时间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本科批通常在7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规律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遵循分批次原则。全国各省份录取批次可分为提前批(含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本科批(包含普通本科批、特殊类型招生)、专科批,时间跨度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

提前批录取结果: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10-15天陆续公布,包含军事类、艺术类、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本科普通批:多数省份集中在7月15日-30日开放查询,重点大学录取结果多在中旬后段公布;

专科批录取结果:一般于8月1日-20日发布,部分省份可能延迟至8月底。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传承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4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德农民培训合作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4A平安校园,浙江省园林式单位,浙江省节水型单位,首批温州市文明校园。

学院占地1934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筑面积29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馆藏图书130万册,中国知网、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在编教职工710多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高级职称187人,博士70多人、硕士523人,博士、硕士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省“151”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工匠、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市“551”人才第一第二层次人员、市特支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专业人才总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设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智慧农业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数智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31个,其中涉农类专业15个。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智慧新农匠”。坚持“特色引领、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办学理念,构建“大思政、大生态、大教育”育人体系,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养了大批智慧新农匠,打造农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2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年孵化小微企业50家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以上,留温率近60%,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五,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排名进入全省高职院校A等行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聚焦技术革新,开展立地式研发。历史上科研工作获得国务院嘉奖。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新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农业技术革新,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种子种苗、碳汇康养、畜牧兽医、农业经济、智慧农业等八个研究领域,建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全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平台33个,建有实体研究所17个。近五年立项市厅级以上项目4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9项;外来到位科研经费1.3亿元;获得市厅级以上奖项44项,其中,省部级奖项5项;通过审定(认定、登记)农业新品种33个,授权发明专利118项,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挂牌成立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入选省级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4个,全力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打造。围绕共同富裕、未来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等主题,推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近三年有50多项调研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深化校地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一地一策”在温州市12个县(市、区)建立实体化产业研究院,目前已建成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平阳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泰顺县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鹿城区农业产业研究院、苍南县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和永嘉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等6家产业研究院,走出一条校地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积极对接产业,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队,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近200万亩;组建温州农民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社会培训近200期,培训农业从业人员近2.5万人次,农民培训工作获得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聚焦开放共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理念,初步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贯通的对外合作开放办学新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浙江省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与一批中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农科院所、地方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科研资源,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园林技术专业,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农业大学合作举办动物医学专业,加入中柬职教联盟、中意高校联盟,与新加坡、西班牙、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科研合作等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乌兹别克斯坦鹏盛丝路学院”并入选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主动牵手非洲温商企业,探索开展中非合作交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院将继续以**思想为指导,牢记**对涉农高校的殷殷嘱托,主动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答好“新农科”建设这份时代答卷的信心和决心,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姿态,向全面建成全国领先的农类高职院校、全省一流的高职特色校和高水平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强院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