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失去应届生身份 有哪些相关政策
失去应届生身份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超过择业期限制、档案调离指定机构三类情形。此外,不得不承认一点,在找工作时,与往届生比起来,应届生确实有一定优势。
怎样才算失去应届生身份(分析)
失去应届生身份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超过规定时间
毕业时间超过规定年限:自2025届毕业生起,国家层面统一取消“毕业后两年择业期内按应届毕业生对待”的普遍性政策,“应届毕业生”仅指毕业学年内的学生,其“应届生身份”原则上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部分招考可能延长至次年6月。这意味着,如果毕业超过上述时间,就不再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失去应届生身份的核心判定标准主要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超过择业期限制、档案调离指定机构三类情形。
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
正式就业确认: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为其缴纳职工社保(包含五险),即失去应届生身份。
例外情况:实习期间签订实习协议或短期合同,若未缴纳职工社保仍保留应届身份。
社保类型区分:缴纳居民社保不影响身份,仅职工社保会导致身份失效。
应届生身份很重要吗
应届毕业生身份蕴含诸多优势与利好,在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不容小觑。
不得不承认一点,在找工作时,与往届生比起来,应届生确实有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户口优势
多数城市为引进人才,甚至提出应届生可直接落户,而非应届生想要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只能通过更多的途径。而户口恰恰又决定了你买房、子女教育等问题(虽然刚毕业的你,可能成家立业还有点早)。
考试资格优势
大家应该了解,国考、省考等招聘考试,很多职位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
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在每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有许多职位专门限定“应届生”报考,我们都知道考试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多一个条件限制,就能减少很多竞争对手。
所以应届生这个身份非常宝贵,大家一定要利用好。
找工作优势
如果一个企业在面对同一职位的应聘者,A已经在社会工作了几年,但工作能力一般,B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此时用人单位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后者。
因为应届生可塑性很强,而且刚刚走入社会,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而且目前央企和国企还有一些公司的校招专门面向应届毕业生,但是如果毕业后再想进入央企和国企就比较难了,所以这时候体现出了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