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甘肃物化生497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甘肃物化生497分能上的大学有:贵州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甘肃政法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甘肃物化生497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6 | 498 |
河北地质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94 |
苏州城市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94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5 | 502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500 |
沈阳农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1 | 493 |
大连海洋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93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7 |
福建农林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500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23 | 501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9 |
浙江海洋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95 |
河南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4 |
厦门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1 | 496 |
海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12 | 493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1 | 494 |
西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80 | 494 |
西安医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98 |
天津商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9 | 502 |
湖南工商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5 | 496 |
西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97 | 492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2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18 | 496 |
云南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5 | 494 |
西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0 | 497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98 |
渤海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11 | 494 |
天津商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6 |
北京物资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98 |
甘肃物化生497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以“诚信、宽容、博学、务实”为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现有松江、古北、七宝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03亩,建筑面积32.37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58.93万册、电子图书218.9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7个、全文电子期刊5.77万种。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人才70余人,博士生导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0%以上;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9000人、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学历留学生300余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学校有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资源与环境服务行业特需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46个本科专业、21个高职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共计1340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576人、专科生2300人,预科生49人,硕士生369人,留学生107人),夜大(业余)学生数7752人。现有教职工1109名,其中专任教师820名,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6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人,浦江计划入选者3人,曙光学者4人,上海高校教学名师4人。
云南民族大学
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