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高考复习 >高中地理 >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有哪些方法

时间: 高中地理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有: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

判断河流流向的四种方法

一、地形判断

用地形来判断河流流向,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水往低处流,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判断出大致的地形单元,就可以结合部分区域地理知识进行判断。

二、等高线判断

在山区,河流只能存在于山谷中且流向总是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要学会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数值变化特征判断出山谷所在位置,等高线地形图遵循“凸低为高”和“凸高为低”原则。

“凸低为高”即等高线向数值小的地方弯曲则数值大于两侧,为山脊,山脊通常为分水岭(分隔两水系的山岭或高地),不会有河流出现;“凸低为高”即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弯曲则数值小于周边,为山谷,山谷地势低,通常为集水区,会发育河流。

三、锐角原则

支流沿锐角汇入干流,且流向与干流相同。天然水系一般属于二分叉树的形状,树枝为河源,树根为水系的出口,河流由树枝流向树根,据此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四、河流的水位变化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因此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而水库、湖泊上游地区的河流未受到调节,水位变化大。

河流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位: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水位会随着降雨、蒸发、地下水和支流汇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水位变化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季节性降雨和融雪影响,非周期性变化主要受突发性降雨和自然灾害影响。

2.流量:河流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流量大小受河流流域面积、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和支流汇入等多种因素影响。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化密切相关,流量越大,水位越高。

3.流速:河流流速是指河流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速度。流速受河流坡度、河床粗糙度、水位和流量等因素影响。流速越大,河流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越强。

4.含沙量:河流含沙量是指单位体积河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含沙量受流域土壤类型、植被覆盖、降雨强度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含沙量越大,河流的颜色越浑浊,对水生生物和水质的影响也越大。

5.水温:河流水温受气温、太阳辐射、流域特性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水温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水质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河流上游水温较低,下游水温较高。

6.水质:河流水质是指河流水体的化学和生物特性。水质受流域内的污染源、河流自净能力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

7.河流形态:河流形态包括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河床坡度、河床宽度、河岸侵蚀和沉积等现象。河流形态受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