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高考复习 >高中地理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如何划分

时间: 高中地理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哪里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在降水量、地势地形、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季风区降水量多,在400mm 以上;非季风区降水量少,在400mm 以下。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有部分高原、盆地;非季风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有何重要意义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对中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布局、‌资源利用和气象灾害应对等方面的影响。‌

首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反映了中国气候类型的地理分布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资源利用。‌季风区,‌特别是东部季风区,‌气候资源分布以纬向为主,‌农业气候资源整体配置较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实现了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

相比之下,‌非季风区,‌如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其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方式则有显著不同。‌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经向分布显著,‌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热量条件好,‌以牧业为主,‌东部有少量旱作农业,‌内陆有灌溉绿洲农业。‌青藏高寒区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但温度过低,‌热量资源不足,‌水资源由藏东南向藏西北逐渐减少,‌以牧业为主,‌沟谷及低海拔地区有部分农业。‌

其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还涉及到气象灾害的应对。‌季风区由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有利于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而非季风区由于不受夏季风影响,‌降雨较少,‌气候干旱,‌主要面临的是干旱等气象灾害。‌这种气候差异要求农业生产者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例如季风区需要关注洪涝和干旱的防范,‌而非季风区则需要更加注重抗旱措施的实施。‌

最后,‌农业气候区划的进行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根据地区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区域划分,‌可以更加精确地指导农业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季风区的农业生产可以利用季风带来的高温多雨气候优势,‌发展水田农业和旱田农业,‌而非季风区则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系统发展灌溉农业。‌

综上所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不仅反映了中国气候类型的地理分布差异,‌而且对农业生产布局、‌资源利用和气象灾害应对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一划分,‌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