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米高考 >志愿填报 >填报指导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三字诀”冲稳保怎么设置录取几率大

2024-06-27

志愿填报需“一冲,二稳,三保”。“冲”就是冲一冲自己的意向院校,一般是选择比较好的学校;“稳”就是选择自己差不多能够考上的学校;“保”就是选择自己有把握肯定能上的学校,一般位次比自己低,作为一个垫底。

高考志愿冲稳保怎么设置录取几率大

第一梯度:1-10志愿可以适当“冲一冲”,填志愿自己心仪、向往又比自己成绩稍高些的院校专业组;第二梯度:11-25志愿则要相对“稳一稳”,填志愿与自己成绩相当或稍后些的院校专业组;第三梯度:25-40志愿则应该“保一保”,以能确保录取为出发点,填报往年报考人数较少,计划较多的院校专业组。

结合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分析自己的分数所处位置,确定填志愿“冲、稳、保”院校或专业的大致范围。

一般来说,填志愿可以将“冲”的院校或专业设置为比自己的分数高10-20分的院校或专业;将“稳”的院校或专业设置为与自己的分数大致相当的院校或专业;将“保”的院校或专业设置为比自己的分数低10-20分的院校或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要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

这种填志愿方式是欠考虑、不可取的。“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

误区二:只填热门专业

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名称相同,但存在一定差异。看专业时一定要了解其内涵,如主干课程是什么,有无硕士、博士点,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居于什么位置,就业前景等。

误区四:认为服从调剂会吃亏

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增加被录取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可能会失去进入该学校的机会。

误区五:照搬往年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六:不设置志愿梯度

同一批志愿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稳、保、垫,即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

误区八:平行志愿不用考虑顺序

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误区九:只看分数不看排名

考试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志愿填报的根本性依据。考生需在掌握自己高考分数和全省所处分数排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年份成绩分布和录取情况,筛选能够填报的批次和学校层次、类型等。切忌只看分数不看排名。

点击查看 填报指导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