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米高考 >志愿填报 >填报指导 >正文

2024高考志愿填报怎么填才稳 有哪些填报误区需要注意

2024-05-23

院校平行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虑“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考虑“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2024高考志愿填报比较稳的方法

(一)准确给自己定位

填报志愿前,最主要的是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考生应从模拟考试的成绩、从在区内、校内的排名,估算出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的3个成绩,以此作为填报志愿的基本依据。超常发挥可以作为第一志愿填报依据,失常发挥则作为最后一个志愿填报依据。

(二)“冲、稳、保”志愿均衡分配,理性判断

根据多年指导报考的经验,“冲、稳、保”志愿可以均衡分配。

前面“冲一冲”的志愿可以高于自己的正常实力,但最高冲到什么位置,还需要考生理性判断自己最佳发挥可以选择的学校与专业。中间“稳一稳”的志愿属于自己的正常发挥,而后面“保一保”的志愿主要是考虑自己发挥失常的去处。

(三)志愿要符合兴趣爱好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应当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不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院校、专业,不要因为不想浪费分数而去填报。

(四)把全部志愿当作少1个志愿看

任何一名考生都要考虑极端情况,“保”在最后的志愿要“保”到最大限度。

高考填志愿最重要的是确保志愿填报的成功性。具体来说,就是考生要使自已在全部志愿中能够正常录取某一个,只有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反映在全部志愿的范畴中,这样的填报才是真实有效的。

(五)顺序填报,留好间距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使得高校录取分数位序较为稳定,历年的高校录取分数位序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考生可将历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分文理从高到低排序,在确定首选院校后,后面志愿按顺序从高到低填报。

志愿之间要有梯度,前后两个志愿之间需留好分差。并根据对自己属“稳定型”还是“波动型”的判断,检视第一志愿与最后一个志愿的分差是否合理。

(六)尽量服从专业调剂,降低被退档可能性

所有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学校的招生章程,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院校情况相符才去填报,降低被退档风险。

考生最容易犯的志愿填报误区

误区一:照搬院校往年录取分数/排位

院校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会存在波动,有时还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而且各院校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是自然形成的,高考填志愿前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得知。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我们需谨慎参考各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切勿“对号入座”!

误区二:认为“闭着眼睛”就可填报

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这本来就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不是零风险。

一种情况是对院校定位太高,考生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均无法被投档,导致滑档;还有一种情况,对院校定位过低,失去了冲刺更好院校的机会。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可考虑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拉开院校专业组间的填报梯度。

误区三: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客观对待冷门和热门专业,不要盲目跟风。其实,专业并无好坏,只有冷热之分。考生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兴趣、家庭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录取分数也往往水涨船高。如果考生的成绩不够突出,一昧填报热门专业,是很容易被调剂的。

即使压线被录取,如果考生自己实力不够强,在择业就业和以后的工作中也难占得优势。

合理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填报更为有利。

误区四:不服从专业调剂

某考生报考某院校时,若分数不占优势,即被院校专业组提档,但所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都已录满,不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无权对考生进行专业调剂,只能对该考生作退档处理。

每年高考录取中,都有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没有掌握好冷热结合,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于是否要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有可能会失去进入这所院校的机会。

点击查看 填报指导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