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高考复习 >高中地理 >

软流层是什么的主要发源地 什么是软流层

时间: 高中地理

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

软流层具体是指什么

软流层又叫软流圈,在上地幔上部,距地表60-250公里深度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温度超过物质熔点,物质因处于熔融状态而成为岩浆源地,称为软流圈。(见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

岩石圈以下,地震波速度明显下降,在那里出现一个地震波低速层,表明这里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同上部岩石比较,它易流动,称为软流圈。

软流层位于什么层之中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是由塑性物质组成的,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具有逐渐过渡的特点,其顶底界面不十分确定,与岩石圈之间没有明显界面,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软流圈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软流圈熔岩产生时所需的热能、水和挥发性物质,主要由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地球圈层分化过程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热能和轻组分上升到低温、刚硬的岩石圈底部时,受到岩石圈的阻挡而逐渐积累起来,从而导致该部位最终形成软流层,所以软流层的形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没有软流圈便不会有岩石圈,特别是大洋岩石圈;没有软流圈,大规模密度倒转现象也不会发生,也不会出现贝尼奥夫带,以及由贝尼奥夫带所提供的板块大幅度漂移的应变空间,因而,也就没有了板块运动。所以,也可这样认为,板块构造是地球圈层分化到软流圈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软流层的形成需要高温条件,以及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加入等因素。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