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附网友评价)
2022-07-03中国医科大学整体实力和外界口碑评价如何,是正在报考择校的考生与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收集整理的校友评价、大学排名及学校介绍等信息,相对能够反映出学校的一些现状,可作为同学们志愿填报时的一个参考。
中国医科大学好不好
评价1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们专业性强,学校的综合实力过硬,在东北地位较高,是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很正规,在学三年,通过大量手术麻醉,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评价2
在学校师资力量强大,老师给予帮助很多,导师人也很好,帮你想着一些事情,催促着发文章这些事情,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评价3
中国医科大学的专业性强,而且综合实力过硬,社会认可度高。呼吸内科专业技术高,具有完备的医疗设施,各位教授以及老师具有很高职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对于病人耐心,具有很高的医德,对于学生比较关爱和理解,具有很高的师德,氛围愉快
评价4
学校生源比较多,培养学生的方式比较规范,办学理念和模式先进,对于科研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发表核心期刊以上才能毕业,对于论文的审理也比较严格,锻炼了大家的科研能力。
评价5
学校挺好的,自由的气息浓厚。建筑古老,很有学习氛围,环境好,同学关系单纯友善。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好大学。
评价6
学校新校区位置比较偏远,校区很安静适合学习,课程丰富,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医学在未来很有发展,目前本科生就业方向基本是售前售后
评价7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医大有一些历史建筑 还是值得保留的,建筑很有特色
评价8
中国医科大学硬件设施完善,具有完备的医疗设施,有很多教授级老师,具有很高的医德,对于学生比较关爱和理解,科室氛围愉快。我就读的专业仍然是一个新兴专业,学校开设了许多课程,交同样的钱学双倍的知识,物超所值。
评价9
学校环境优美,有优势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和法医与临床药学,因此对临床医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学习平台与发展平台 学校学习氛围极强,综合能力强,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评价10
师资力量强大,学校老师都很专业,学校还有附属医院实力雄厚,医生负责技术精良师资力量强大,学校老师都很专业,附属医院实力雄厚,医生负责技术精良师资力量强大,实习制度好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中国医科大学是否是你心仪的学校,还需要同学们经过多维度来衡量判断!
中国医科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看,中国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91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87位,在U.S.News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098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中国医科大学 | 校友会 | 91 | 沈阳市 | 医药类 | 普通本科 |
中国医科大学 | 武书连 | 87 | 沈阳市 | 医药类 | 普通本科 |
中国医科大学 | U.S.News | 1098 | 沈阳市 | 医药类 | 普通本科 |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5个学院(学部)、4个研究院。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普通本科专业22个,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学团队1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18本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0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1332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73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9103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7%,全校教授级900人,副教授级1439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84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7214人,其中博士生1252人,硕士生(含七年制)5514人,普通本科生9407人,预科生23人,外国留学生1018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0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4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34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3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5人次;“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6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14人、千人层次124人。在中华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含名誉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6人,担任副主任委员6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0人。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07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34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13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辽宁省 |
创建时间 | 1931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7,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73 | 学校类型 | 医药类 |
所在城市 | 沈阳市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