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米高考 >天津高考 >天津高考试题 >天津语文试题 >正文

天津市红桥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05-16

2022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自主______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______

我们的科研人员在给自己的成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他们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城______。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做“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激动,不仅因为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更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______当中。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       见仁见智       俯拾即是       蒙难B.研发       不谋而合       比比皆是       蒙昧

C.研究       见仁见智       比比皆是       蒙难D.研发       不谋而合       俯拾即是       蒙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B.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组成的

C.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蒙之境组成

D.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构成的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B.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C.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D.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摘编自樊大或《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和中商情报网)

材料三:

从本质上说,“直播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让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新鲜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特性更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比如,一些主播在“选品”时,只对产品“好不好卖”进行预判,却对产品质量疏于把关,甚至为博人眼球、提升销量,夸张表达、使用“极限广告词”等引导消费者冲动消费;一些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不完善,一旦产生消费纠纷,后期退换货就难以保障;一些商家在售卖伪劣商品后,即采取下架商品、拉黑用户等手段,导致购买者陷入维权困境……如此种种,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伤害的是直播经济的未来。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作为被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努力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前景才能真正令人可期、更加广阔。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20206月)

4.下列对直播带货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年,中国的直播带货异军突起,市场广阔,国内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5.26亿人,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近一万亿元。

B.疫情期间,直播带货能够助力经济复苏,英国和日本媒体都认为,这一困境中的创新之举让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

C.直播带货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商品价格,因为这种线上新型销售模式,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

D.直播带货本身是网络平台一条新的发展渠道,同时它还能够带动各类商家企业、购物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等经济实体实现新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直播带货快速发展,这既为中国经济复兴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体现出经济发展新趋势,完成了由实体商业向数字化的转型。

B.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消费者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使得网络平台积极布局直播、社群营销等线上新零售,参与主体增多,供应链也更加完善。

C.直播带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平台、主播、商家和监管部门的协同发力,作为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根本上,直播带货还是要以诚信为基础。

D.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人们需要在直播带货表面热闹之下进行冷思考,这更加有利于推动直播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商直播在中国的流行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们已经考虑把电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方式。

B.中国企业直播服务领域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直播服务领域市场规模增长幅度逐年增大。

C.直播带货的平台和主播都应该对消费者负责,主播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平台完善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有助于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D.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决定着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的信任度;及时性、互动性等消费场景虽然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材料一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材料二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中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材料三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清梁启超《王荆公》节选)

【注】①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②三代:夏商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以辩博济其说       济:维护B.大抵皆祖此书       祖:祖传

C.洎复相,岁余罢       洎:及,到D.间生伟人       间:偶尔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社稷之托/舆薪之不见

B.自信所见/君亦无所害

C.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于其身,则耻师焉

D.而蒙天下之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人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人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人之人/嚣然丧其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人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指父母的丧事,“母忧”是指母亲去世,也可称为“内艰”,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官员要回乡为父母守孝。

B.“熙宁”,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按旧制一帝一号。

C.“三司”,古代官职名。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的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D.“荆公”是对王安石的尊称,因他曾被封为荆国公。古代对平辈或长辈也可称“字”表尊敬,如“王介甫”。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年少时喜欢读书,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写得精妙无比,让人叹服。他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立志变革,矢志不移。他对变革充满激情,在万言书中,力主通过效法先王之政来疗救顽疾,熙宁执政多源于此。

C.王安石谈吐不俗,颇有见解。他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都是才能平庸之人。

D.材料一中,主要通过叙述人物言行来突出王安石的特点。材料二中,有论述文的特点,也有对史实的叙述。如韩琦曾委婉地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2)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13.朱熹和梁启超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请分别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宿业师①山房②期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②山房,山中的屋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结尾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字,蕴含着见证朋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夕(夜)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五、混合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先治其国。(《礼记•大学》)

(2)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千口古枣园

魏胜先

豫北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古枣园——千口千年古枣园。

千口千年古枣园,北靠晋豫鲁铁路干线,西傍颛顼、帝喾二帝陵,南邻梁庄镇,东接硝河坡。古枣园占地一千余亩,枣树万余棵,其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现存古枣树一千两百余棵,许多树龄在千年以上,树围在一百七十厘米左右。被林业部门鉴定命名的“千年枣树王”,树龄约一千五百多年。

步入园内,一望无垠的古枣树纵横交错,苍劲茂盛。棵棵树干表面沧桑斑驳,色如火山石,状若鳄鱼皮。树冠八方张开,虬髯盘旋,气宇轩昂,新枝绿叶间串串玛瑙似的枣随风摇曳。置身于树下,仰首可摘枣,俯身能刨花生,既赏美景,又饱口福,惬意无比。

五十多年前,孩提时代的我,每年秋天都跟着大人们来这儿拾红枣、刨花生,那时觉得这里不过就是个枣园而已。然而,今天我驻足园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遇到一位老者,姓刘,八十五岁,性情耿直,看管古枣园已有半个多世纪。他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古枣园的历史,以及与古枣园有关的故事——

内黄,因黄河而得名。汉代以前,古黄河曾流经这块土地的南面,故称内黄。早在秦汉时期,这里的先民就在黄河故道栽种枣树。漫漫黄河故道,成就了内黄红枣的美名。自2002年以来,县里多年举办红枣节,吸引了数十万名海内外游客。

千口,地处内黄县南端,也因黄河而得名。这里曾是古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因旧时黄河常年决口,先民频频搬迁,故名“迁口”。后人为了书写方便,逐渐变为“千口”。

精神矍铄的刘老汉凝望着硕果累累的古枣园,在锄把上磕磕烟斗,告诉我,他小时候枣园就是这个样子。祖辈们都说,这儿自古以来就是块好地,沙质细软,枣树长得好。

先辈们从试种酸枣开始,经过一代代人的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盛花期长、果实肉厚、香甜可口的优良品种——扁核酸。

扁核酸,因核状扁、味酸甜而得名。其鲜果酥脆多汁,酸甜可口;干果皮薄肉厚,香甜缠绵。古枣树上结的果,经过专业测定,果酸含量为其他品种的五倍,不仅是滋补营养之佳肴,还是中药的药引子。蜜蜂在古枣树上采集的枣花蜜,晶莹剔透,味正醇厚,润肺明目,被誉为蜜中上品。

曾经,这里的先民靠一行行枣树防风固沙;遭自然灾害,靠红枣充饥救急;遇兵匪战乱,靠枣林天然屏障护身保命。作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据点,千口村古枣林一带培养和保护了许多地下共产党员、游击队员。

新中国成立后,千口古枣园重焕生机。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记。枣树总数达十万余棵。国家修建汤濮地方铁路时,专门在千口村设站。县里专门在千口车站建起了红枣系列产品收购门市部。

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动杆,九月十五枣下箔,十月十五捞不着。”每年枣熟季节,枣园内,道路旁,一排排用高粱秆编织成的枣箔上,厚厚的红枣,在阳光照射下鲜艳夺目,宛若一方方红色的地毯;土产门市部,门前车水马龙,前来收购红枣、枣蜜的商贾络绎不绝;院内小山一样的枣垛,源源不断地装上小火车车厢,运往全国各地。

“枣儿香,枣儿甜,三分种,七分管;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这是当地枣农对枣树管理的精辟总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承包的土地和枣园。老枣农如鱼得水,将毕生经验全部倾注在枣树管理上。且不说每年至少五次修剪荒枝嫩条,光是枣树灭虫就是一场重头戏。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根下的尺蠖一一消灭。有的尺蠖在强震下应声落地,而大部分则吐丝垂吊,缓缓坠地。待复活后又爬上树干。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南方一位做古董家具生意的经营者看中了这里的古枣树,千里迢迢赶来,并托人向刘老汉说情,表示想出巨资挖走园中几棵最大的枣树。爱树如命的刘老汉听说后火冒三丈:“无论给多少钱都不能挖,那可是老祖宗给俺们留下的无价之宝啊!他们要挖走的不单是树,而是全村人的命根……”对方最后只好悻悻离开。

2018年底,村两委牵头,动员了十二名具有丰富枣树管理经验、勤奋好学的青壮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古枣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土地,从原先三十多个承包户手中流转出来,成立了古枣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投资修建起古朴典雅的千年古枣园大门牌坊,拉起透景篱笆墙,硬化了古枣园门前道路和停车场。

千年古枣园而今更风光。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区人民,他们有古枣树一样铁骨铮铮的品格,让人看到了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编自20200822日《人民日报》)

1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千口古枣园古枣树数量多、树龄长、树围粗,纵横交错,苍劲茂盛,古枣园久经岁月变迁仍充满活力。

B.内黄、千口皆因黄河而得名,这里沙风细软,适合枣树生长。先辈们代代试验,终于培育出优良枣树品种。

C.文中写枣农们用榔头击打树技上的枣尺蠖,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是要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保留了原始方法的特点。

D.“七月十五枣红圈……”“枣儿香,枣儿甜……”等民谣写出了枣农对古枣树的深厚感情,既体现了乡土特色,又富有韵味。

E.文章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古枣园的美丽风光,叙述了古枣园的历史和相关的故事。

17.文章后半部分用不少笔墨写枣农管理枣树,对此你如何理解?

18.“今天我驻足园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请谈谈作者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19.赏析文章第三段中画线的语句。

20.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刘老汉的主要性格特点。

七、微写作

21.有人半是调侃半是无奈地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重视而又人人不读的名著。”说到“名著”或“经典”,有些人常常将其与黄袍马褂之类的衣物和孔乙己之类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视之为“落后”或“迂腐”的象征。但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阅读经典能使你的目光更为深远,使你的感情日益丰富,使你的举止更加高雅,使你的谈吐更为脱俗,当然,也会使你笔下的语言更为优美……

上面的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启示?从阅读过的《论语》《红楼梦》《乡土中国》等中外著作中,至少选择两部作品,结合其中的精辟语句或人物、情节,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表达阅读经典带给你的感受、启迪。要求:感情真切,富有文采,100字左右。

八、语言表达

22.根据语境,请你对网友甲的问题,在横线处作出恰当的解释回复。每处的字数不超过能30字。

甲:“燃”本来是指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连锁反应是燃烧反映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可是,最近常听人说某某歌曲好“燃”,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燃”爆了!这里的“燃”,到底该如何理解?

回复:这里的“燃”是个网络热词。某某歌曲好“燃”,是指_________;而在说电影“燃”爆了时,则常常是指_________。

九、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特别节目《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由原声短片、经典释义、思想解读、互动访谈、经典诵读五个环节构成,构建起古今相通、情景交融、深入浅出的思想启迪和真挚情感传递的平台,在讲解引用典故的出处背景、历史故事和现实意义的同时,以创新手法展现新时代领路人、人民勤务员的领袖风范和为民情怀。

这种传承经典的解读方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A

6.C

 

7.B

8.B

9.D

10.B

11.D

12.(1)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罢了。

(2)国民怎样看待你,我每次读宋史,都要放下书悲痛万分。

13.①朱熹肯定王安石文章、品行、才干,赞扬他以崇尚道德、经世济民为己任,而否定他在变法中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事务以及用人不当造成恶果的做法。

②梁启超高度赞美王安石,认为他是盖世英杰,有杰出的才能,并为他遭受世人的诟骂和误解叫屈。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祖:祖传”错误。句意: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祖:以……为依据,效法。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之”,助词,的;句意:国家的托付。

第二个“之”,助词,起提前宾语的作用;句意:看不见整车的柴草。

B.两个“所”,都是助词,所字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

第一句句意: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第二句句意: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C.第一个“则”,连词,表承接,就;句意:王安石当翰林学士就才学有余。

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却;句意: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D.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却遭到同时代人的辱骂。

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句意: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

故选B。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而王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的事务,任用凶邪小人,排挤忠良正直之士,狂躁冒进,致使天下的人,忧愁不安,丧失了安居乐业的平和心态。

“先务”是偏正结构,“先”作“务”的定语,是指“首要事务”,作“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为对称结构,独立断开;“使天下人之人”,为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天下之人”是“使”的宾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按旧制一帝一号”错。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材料二中……也有对史实的叙述”错。材料二中是论述文,主要是用朱熹的话来褒贬王安石,文末关于韩琦的话只不过起到辅助朱熹观点的作用,是事实论据,并非要叙述历史。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安石宇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让天下人大惊失色,不至于让天下人都张嘴来反对我。因为我的政策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策。借助天下人的力量来增长国家的财力,收取天下的财力来供给国家的用度。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没有因财力不足而成为国家忧患的,值得担心的是没有增长财力的方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可是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以长久依靠上天赐予的宠幸为常法,而没有万一发生忧患的考虑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这是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不久王安石担任直集贤院,因母亲去世离任,一直到英宗朝结束,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不肯就职。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得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携推举各类官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执行新法。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租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材料二:

史作者评论:朱熹曾评论王安石“以文章、节操品行享誉一世,更突出的是以崇尚道德、经世济民为己任。承蒙宋神宗恩遇,官至宰相位,世人才有机会得以景仰他的才干作为,本来,社会或许可以重新见到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王时期的那种强盛。而王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的事务,任用凶邪小人,排挤忠良正直之士,狂躁冒进,致使天下的人,忧愁不安,丧失了安居乐业的平和心态。最终导致众多奸邪小人相继为虐,贻害社会(毒害流传天下),到了崇宁,宣和年间,祸乱达到了极点。”这种观点是社会共识。当时宋神宗打算任命宰相时,问过韩琦:“王安石怎么样?”韩琦回答说:“安石当翰林学士则才学有余,而担任宰相身处辅弼的地位则不可。”神宗没有听取这个意见,还是用王安石为相。悲哀啊!这虽然是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本人的不幸呀。

材料三:

如果是在夏商周三代之后寻求完美的人,差不多只有王安石能够担当这个盛名。悠悠千年,偶尔产生一个伟人,这是国家历史上的荣光,国内百姓应该买丝线为他绣像或者给他铸像来祭祀他。距离王安石死到现在,将近千年了,在这千年之中,国民怎样看待你,我每次读宋史,都要放下书悲痛万分。凭借世间少有的杰出才能,却蒙受世人的诟骂,时代变迁,罪名却没有洗雪,在西方有克林威尔,而在我国有王荆公。

14.(1)C

(2)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描绘出一幅凉爽、静谧的山中晚景图。

(3)《夏》诗两句写诗人散发乘凉,高卧闲静宽敞之地,重在表现诗人身形不受拘束的畅快;《宿》诗两句写诗人观松月而觉夜凉,听流泉而怡然,侧重表现诗人身心融入清凉幽静环境的适意。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错误。五六两句写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夜深时山间的静谧气氛,突出时间晚了,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没有表达乡愁。

 

15.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以手抚膺坐长叹     花径不曾缘客扫     一时多少豪杰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解析】

 

16.CE

17.①枣农管理枣树,写出了枣农对古枣树的爱护和辛勤耕耘;②赞美沙区人民为古枣园世代相守、默默耕耘、铁骨铮铮的品格;③照应前文“实行家庭联意承包责任制”带给枣农和枣园的生机与活力。

18.①感受到古枣园历史的悠久;②感受到古枣园蓬勃的生机;③感受到沙区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守;④感受到国家政策对当地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9.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古枣树沧桑、遒劲的特点,抒发作者见到枣园时内心的震撼、喜爱之情。

20.①热爱本职工作,执着坚守;②不贪图利益,耿直;③识大体顾大局。(答出两种性格即可)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C.“是要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保留了原始方法的特点”错误。从“‘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这是当地枣农对枣树管理的精辟总结”“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上的枣尺蠖”“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可见,这并非是要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保留了原始方法的特点,而是称赞他们枣树管理经验、保证绿色无公害的良心和枣农们的智慧。

E.“定点观察”错误。,从“步人园内”“置身于树下”“驻足园内”等可知,作者是在园内活动观察的,并非“定点观察”。

 

21.《论语》:吾每就《论语》捧读执卷之时,不免心生欢喜,亦如沐春风。其言正中肯綮,颇有使人醍醐灌顶之金玉良言——有“君子不器”便觉为人不可囿于一技之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言如春风能使万物棣通,能使人就有道而正焉。读毕皆能思绪万千,心情亦如冰破泉流,翕翕然畅美而不可言。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阅读《红楼梦》,为大观园的华丽奢靡而感慨,为宝黛的感人爱情所打动,也为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封建大家族的衰落而唏噓。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2.     歌曲节奏感强,充满激情,能够让听众有随着乐曲起舞的冲动。     影片充满正能量,振奋人心,能够让观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点击查看 天津语文试题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