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冲刺押题密卷(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据此可知,唐太宗认为
A.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了亡国危机
25.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后“自华人竞尚洋布,不特银钱流入外洋,即凡种棉织布纺纱之处,男女废工,民间骤少此一种进款,不免日渐贫乏。”材料说明
A.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入超 B.传统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C.银贵钱贱加剧了农民贫困 D.洋货已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26.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C.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
27.《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28.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29.“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1922年通电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
A.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带来充足的兵源
B.反映了民国时期国民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
C.说明“为匪耻辱”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
D.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动荡
30.有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调整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这里的“借鉴”主要指的是
A.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B.通过物质利益激发生产积极性
C.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D.重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31.“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B.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
C.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D.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
32.“法国人从美国那里拿来的是他们发动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切割又缝合政府的理论。”这种观点
A.认为法国以美国为民主仿效对象B.预见了法国共和政体建设的曲折性
C.高度赞扬1875年宪法的先进性D.批判了美国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
33.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反映出
A.“一边倒”战略保障了中国安全B.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C.美苏“冷战”中以“热战”为主D.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
34.“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契合的是
A.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35.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
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郓州须城县杨村,民张诚者,其家自绾至诚,六代同居,凡一百一十七口,内外无闲言,衣裳无常主。旦日,家长坐堂上,率子弟而分职事,无不勤。张氏世为农者,不读书,耕田捕鱼为业,无蓄积,而能人人孝悌,友顺六世,几二百年,百口无一口小异,亦可尚也。——摘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材料二民国时期,家庭小型化后,夫妇与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随着男女平权的提倡,人格对等的夫妻关系逐步取代等级尊卑的父子、夫妻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家庭中长辈权威逐渐旁落,他们更多地受到照顾而非绝对服从,子女们开始自由选择职业、自主婚姻。
1919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8.7%。农民到城市
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20年代社会上开始反对多生子女,《妇女声》等杂志很早就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观点。之后妇女运动领导人纷纷主张“救治中国……必须改良人种”,“与其多生而不能养不能教,不如生的少,养的好”。——摘编自陈蕴茜《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
(1)概括材料一中宋代家庭的特点。(6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时期的家庭呈现出哪些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类型家庭的优缺点。(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七五计划”(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八五计划”(1991-1995):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潮涌;“九五计划”(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计划”(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规划”(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十二五规划”(2011-201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我国经济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或过程。(12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日本一直叫嚣北进,迷惑美国,美国政府认为曲“也许一年之内,国民党就会被一个日本傀儡政权所取代,那时全国就会变成一个大满州国了”美国人民认为中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基本乱槽糟的,并不重要的外国。1937年在日本全部进口的军事原料和物资中,美国的钢铁占到92%,汽车及零件占到91%.石油及石油产品占到60%.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在1937年坦率指出:“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我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1944牟.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美国志愿人员组成了志愿航空队,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同年,罗斯福签署一系列论告,宣布对日本实行部分禁运。在日本进兵印度支那南部后,美国断绝了对日石油的供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日实施经济制裁达到高峰。1941年11月,为了拖延于日本开战时间,罗斯福政府考虑对日妥协的“临时协定草案”.美国民众和一些美国官员不赞成对日妥协,呼吁不要牺牲中国。在各方反对和中国所持坚决态度的影响下,美国政府打消了与日本达成临时妥协的念头。
一一摘编由韩水利《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抗战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形成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4.答案:B解析:由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唐太宗表明三省六部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以相监察”,并通过门下的“驳正”来避免“中书诏敕或有差失”。但在实际实行中却成了“护己之短”,成为“兆民之深患”,可见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从体现,材料并未表明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唐太宗并没有认为中书省和门下省不应该相互牵制,C项不符合题意。D项曲解了唐太宗的意思,排除。
25.答案:B解析:材料中“男女废工”“日渐贫乏”说明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业走向破产,这也必然导致传统自然经济中的“耕”“织”分离,从而使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故B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有“银钱流入外洋”,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外贸易是入超的,A项错误;银钱外流必然会导致银贵钱贱,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体现了“竞尚洋布”,而不能反映所有的洋货都已经占据中国市场,D项错误。
26.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韩愈的观点,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是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故A、D两项错误;根据“排斥佛、道”可知,B项错误;根据“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孔孟之道,继承发扬了韩愈的观点,故C项正确。
27.答案:D解析:早在《南京条约》前的战争期间就出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故A项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向西方学习还局限于器物层面,还未意识到要传播西方的平等观念,故C项错误;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D项正确。
28.答案:A解析:材料中维新变法期间的知识分子突破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反映出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期间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已经突破了儒家传统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是改革自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29..答案:D解析:“遣之则兵散为匪”,说明自然经济的脆弱性,使得一些农民失去生活依靠,进而为匪,成为割据势力的兵源,故A项错误;“兵匪互换”是民国时期脆弱的自然经济下的无奈应对措施,与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无关,故B项错误;“招之则匪聚为兵”表明,“为匪耻辱”文化心理并没有解除,故C项错误;“兵匪互换”造成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和政治动荡,故D项正确。
30.答案:B解析:20世纪60年代我国还没有市场经济,故A项说法错误;1962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通过调整,生产能力有所改善,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当时还没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项说法错误,当时讲的是自力更生,对西方生产经验盲目排斥。
31.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古希腊法律制度对其文化制度的规定,说明通过文化立法来塑造民主政治的精神氛围,可见,材料主要是表明法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故C项说法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B项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材料没谈及西方人文精神,D项错误。
32.答案:B解析:缺少了“切割又缝合”过程的法国民主建设必然会遭遇挫折,故选B项。由材料可知,这种观点认为法国人只学习了美国发动革命的理论,而没有学习其组建政府的经验,故A项错误;C、D两项的结论由材料不能得出,排除。
3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说明中国安全受到威胁,故A项错误;“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说明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无法说明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故D项错误。
34.答案:A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国际化的生产模式——跨国公司,20世纪末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国际化生产规模越发壮大,跨国公司资本扩张深入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开始呈现;C项不符合,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D项不符合,20世纪末欧盟出现,欧洲呈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
3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可知,这是指工业革命之后,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矛盾的激化会反作用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继续完善,符合题意的是A项;国内产业工人阶级的壮大与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关系不大,排除B项;C项中的“起步”与史实不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40题(1)特点:大家庭人口多聚族而居;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实行家长制重视宗族关系;分工合理互助合作;家庭和睦。(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变化:①家庭规模小型化;②家庭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成员关系趋向平等;
③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被打破(家庭经济来源多样化,家庭成员外出谋生增多);
④家庭观念的变化(多子多福到节制生育注重教养、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转变)(4分),原因:自然经济的解体、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变革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6分)
(3)大家庭(或宋代家庭):优点: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家族凝聚力、利于家族文化的传承、重视伦理关系;缺点:家长制、男女不平等、家庭成员间依赖性强、经济不独立。(5分)
小家庭(或民国家庭):优点:男女平等、淡化等级观念、家庭成员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经济独立;缺点:易导致个人主义,抗风险能力低。(4分)
41题答案一:一五计划强调“工业增速”“超英赶美”。(3分)原因: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美苏冷战。(答出3点即可得9分)答案二:二五计划时期经济倒退。原因:“大跃进”造成“左”倾错诶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三: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延续了五十多年的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被改为“规划”。反映出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四: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有新变化。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既重视经济增长又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科学发展。
答案五:社会主义工业化不断发展。过程: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大跃进和文革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走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45题
(1)原因:希望把日本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美日经济关系在美国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继续维持美日贸易以便获取经济利益摆脱国内危机;对作为弱国的中国能否成功地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持怀疑态度。(7分)
(2)变化:由姑息纵容日本侵华转向制裁日本,支援中国抗日战争。(2分)
影响:增强了中国进一步抗日的能力;美日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爆发;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加速二战胜利的进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