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为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
唐太宗采取了以德服人、怀柔羁縻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使周边少数民族敬慕依附大唐,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以中央开明民族政策...
冗官、冗兵、冗费。即多余的官员,多余的官兵,多余的经费。“三冗”为林大钦指出。嘉靖十一年二月,林大钦赴京参加会试,被录为...
口号是变法图强。戊戌变法从政治上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从思想...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世界近代史是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
基本特征是政权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
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其含义是赞扬她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生于62...
统一的货币叫半两钱。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重12铢(中国古代规定1两为24铢),有钱文曰“半两”。“半两”二字分列方好(...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他们三个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文艺...
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
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教育改革、改革官制、考订法律和筹蒙改制。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
贞观遗风又称小贞观之治,《资治通鉴》认为唐高宗(李治)在位初期的永徽之治有贞观遗风,中国学者郭沫若认为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
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度,顶盛时期出现过大小百多个诸侯国,诸侯的主要组成人员是在西周建国之时的功臣,以及皇室亲属。目的是为了...
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迁都洛阳,加强...
辛亥革命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
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弘扬、传播基督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欧洲生产...
同姓亲属,异姓功臣宿将是分封制的主要对象。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
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