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

我院助产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在原平凉地区卫生学校助产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5年助产专业开展大专层次教学活动,2014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50多年助产专业的教学历史和文化沉淀,使教学团队具有了显著的专业特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助产、护理人才。

目前,助产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要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产科学》、《外科手术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预防医学》等。团队按照“德育为先、三基为本、实践为主、能力为重”的思路,已独立培养出九届近千名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大多就职于西北各省各级医院妇产科,从事护理及助产工作,部分就职于甘肃省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伴随着学科的成长及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优化组合,目前,助产专业教学团队 已经成长为一支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的优秀团队。

1.师资结构 助产专业教学团队由临床一线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助产及护理岗位的专业人员和专职教师组成。团队现有成员13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69%)、兼职教师4人(31%)。职称结构:主任医师2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1人。学历结构: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3人。12人获得“双师型”资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团队形成了一支管理严格、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学集体。

2.实践教学 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实验室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推行科学管理,实验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搭建实验中心智能化平台,实现教学、考核、管理的智能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编写精品实验指导书,强化能力培养。重点加强“高仿真”模拟病房的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购置先进模拟人,使学生在“高仿真”病房中进行多项模拟训练,从而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角色和工作进程,培养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起到连接学院和临床的桥梁作用。

3.教学科研成果 团队教师获国家专利1项,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6篇;参与省、市科研课题36项;主编、参编《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公开出版发行教材30部;14人次获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团队成员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中一人获卫生部“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

4.课程建设 团队注重课程建设,狠抓教学质量。在近年的学校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测评中,团队教师全部达90分以上,其中有80%的教师名列前茅。该专业团队建设有精品课程10门,其中《基础护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4门为省级精品课程。

5.服务社会 近年来,团队参与完成了“平庆两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临床医师培训”、 “平庆两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儿科医师培训”、“育婴师培训”等培训工作。坚持20多年对武警驻平凉某部队卫训队和庆阳市镇原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病理学及解剖标本的培训;完成病理诊断6万多例,法医解剖30多例,积极开展遗传病咨询和初步诊断,同时,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做遗传病的调查及优生知识的宣传及推广;本团队老师足迹遍布平凉六县一区各乡镇,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10年累计参与完成3万人次门诊患者疾病诊断,为乡镇送医疗器械、药品、书籍10万元;积极参与省级继续教育培训,十年累计参与申报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参与完成3000人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带教和培训县、乡、村妇幼人员3000多人次。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