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方面能力,适应基层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能入基层或“本土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校院合作:
医教协同、多元合作、层层对接。与校附属第二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7家三级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多元合作关系,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采用“医教协同2+2+1”的培养模式,即前四个学期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五、六、七、八学期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实训、见习,由临床一线专业教师授课,“学见做”一体,培养岗位胜任力;1学年即第九、十学期在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毕业实习,跟岗临床医生,学习医疗过程,训练并形成初步职业能力。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含科研、教学):
临床医学系设有基础医学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医学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5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临床医学技能实训中心近5000平方米,分设在校本部和附属二院两部分,有诊断学、内、外、妇、儿科、手术室、急救、ICU、超声等20余间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200万元。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培训设备,满足临床各课程的技能训练要求。
教学成果:
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WTBL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已在SPOC教学学习平台建设解剖学、诊断学等12门微课程,250个微课视频,已建立内、外、妇、儿科案例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全部建设考试题库,在线考试平台实现考教分离。主编、参编规划教材30本次。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示范专业、市重点专业。近五年教师科研和教研立项课题47项(省级15项、市级21项、校级11项),发表论文334篇(其中含SCI 5篇,中文核心期刊205篇)。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