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由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9.92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66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设有27个学院1个部。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药学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会计硕士等12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40.77亿元。图书馆面积4.6万余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1080万余册,中外期刊53768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48人,其中专任教师2118人,正高级职称教师48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94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0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浙江省特级专家8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截至2017年底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159人;在读各类研究生9663人(博士研究生78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2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63人);成人教育学生15600余人;留学生1706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基地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新型高校智库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4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11个、B类7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五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根据ESI 2018年5月数据统计);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获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21位教授被聘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省优势专业17个,省特色专业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MBA项目通过全球商学教育三大权威国际认证之一的AMBA认证。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在近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15项。学校先后有4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截至2016年底,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0位。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5.8亿元。

  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建校63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三年在各类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际级奖61项、国家级奖228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2017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6.22%,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8.69%,本科生出国升学率为27.73%。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土耳其、瑞典、芬兰、奥地利、爱沙尼亚、马来西亚、泰国、加纳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近8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共有来自100余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课程。

  学校深入推进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现拥有6家全资校办企业、4家参股企业。其中,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工程总承包研究和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有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努力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区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

  邮政编码:310014

  电话问询台:86-0571-88320114

学校领导

浙江工业大学

 

沈 寅 初 名誉校长

  男,浙江嵊县人, 1938年7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入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课程。1964年后一直在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化工部上海生物化工研究中心工作,任总工程师,并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主持开发了井冈霉素、7051(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产品,为我国生物农药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持完成了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的工业化装置,开创了生物催化在化工行业中应用的先河。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199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2002年获杜邦科技创新奖,2002年获候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2009获浙江省年度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2000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2005年5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

 

浙江工业大学

梅 新 林 书 记

  男,浙江温岭人,1958年10月生,研究生文化,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任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党总支委员、副主任、教务处处长。1995年11月晋升教授。1998年1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1998年8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3年1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2006年9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8年6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2008年12月起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11年9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2012年6月,当选为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2013年11月,递补为中共浙江省委委员。主要从事红学、文学地理、学术史与高教管理研究,现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编委,浙江省社联副主席,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浙东学派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红楼梦哲学精神》、《中国学术编年》等学术著作9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奖各1项,浙江省人民政府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并获重点资助。

 

浙江工业大学


张 立 彬 校 长

  男,浙江景宁人,1955年8月生于浙江义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荣誉博士,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浙江省党代会代表;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并就读本校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浙江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主任、农业工程学院院长;1994年9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1990年至1998年先后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罗马大学、米兰大学、德国基尔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及意大利等国家的农机研究机构学习和开展合作研究;2000年12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2005年3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并分管财务、外事、发展规划工作;2007年1月起兼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特种机电装备、机器人技术与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现兼任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入选浙江省首批151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浙江省首届十佳青年科技之星、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获国家百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当选首批浙江省特级专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

浙江工业大学

肖 瑞 峰 副 书 记 

  男 ,江苏南通人,1956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1984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年分配至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两次赴日本富山大学和九州大学开展合作研究。1996年11月任杭州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兼任国家中文教学基地及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1999年7月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唐宋诗词及海外汉诗研究,现兼任中国韵文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等。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对象。先后获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 2000年12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2010年11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党校、老干部和工会、教代会工作,受校长委托代管离退休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何 智 蕴 副 书 记 

  女,江苏靖江人,1957年出生,教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82年至1984年在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至1987年任杭州化工职工大学教师,1987年调至浙江工学院,1994年至1995年赴日本足利工业大学进修,1995年至2002年任先后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至2000年攻读浙江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6年任浙江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2006年4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2006年5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长,2008年11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共青团、宣传、统战、社科、保密等工作,受校长委托代管学生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卢 章 陆 纪委书记

  男,浙江东阳人,1955年5月出生,副教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1977年毕业于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机械专业并留校任教。1980年起历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学院办公室秘书、秘书科副科长、科长,机关党总支委员,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96年5月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2002年6月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04年10月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0年5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律检查工作。受校长委托代管审计、监察、保卫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华 尔 天 副校长

  男,浙江慈溪人,1963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1983年毕业于江西冶金学院机械系。1983年8月至1997年12月,先后在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宁波大学从事技术开发、教学和科研工作。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先后任宁波大学机械系副主任、工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期间,2001年7月至9月,赴英国阿斯顿大学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合作研究;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任浙江省科技厅综合计划处副处长(挂职)。2002年12月至2007年7月,任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11月至2011年7月,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任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主要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和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共计11项,获国家专利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宁波市科技进步奖2项、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2013年1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分管科研、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图书情报等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陈 杰 副 校 长

  男,浙江临安人,1964年1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1984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化工系分析化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5月获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在职); 2004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4年8月至1994年1月先后任浙江工学院党委办公室秘书、社科部(马列教研室)教师、教研室主任;1994年1月至2010年10月先后任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发展规划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省部共建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兼)。2010年10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分管基本建设、后勤、产业等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李 小 年 副 校 长

  男,浙江龙游人,1964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1984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化工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浙江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7月-2002年10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84年8月至1998年10月先后任浙江工学院化工系教师、催化研究所副所长、多相催化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年10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12月任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2003年12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院长;2006年4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院长,2006年5月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筹)常务副院长,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挂职)。主要从事工业催化剂技术与绿色工艺等的研究,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现兼任中国化工催化加氢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和《浙江化工》编委会副主任、《工业催化》编委。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2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分管本科教学、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体育军训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肖 刚 副 校 长

  男,浙江上虞人,1965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1985年7月浙江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基础部、技术师范系、机电工程学院任教,曾任基础部工程制图教研室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党支部书记、CAD应用研究所副所长、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委员;1997年6月任浙江工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2001年9月任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2002年4月任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党总支书记;2003年5月任人事处处长;2009年3月任党委组织部部长。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智能信息系统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图学会理事、中国图学会数字化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浙江省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主编教材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实用)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2012年2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分管人事、发展联络(地方合作、校友)、房产管理、校园信息化等工作。

相近院校推荐

相关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