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情况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始建于2001年11月,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首批独立本科学院之一。学院被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具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占地面积1600余亩,在校生规模已达13000余人,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设11个二级学院、部,拥有26个专业19个专业方向。学院由重庆渝北校区和重庆綦江两个校区组成,其中渝北校区地处国家级开发区——重庆市两江新区,占地600余亩;綦江校区地处綦江区东部新城,离市中心约1小时车程,占地1000余亩。

  学院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21余人,其中 44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全国优秀教师1人。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科研领域捷报频传。2011年至今,学院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和俄语专业成功入选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工程管理、酒店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本科专业成功获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应用型转型专业。学院获市级教改立项21项,是重庆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翻译理论与实践》获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市级教学团队。

  就业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学院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己任,着力抓好就业引导工作,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2005-2016年,学院连续12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3万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16届毕业生共计3447人,均为本科毕业生。其中女生就业人数2487人,就业率为95.03%;男生就业人数768人,就业率为92.53%,男女生比例为1:3.16。2016届毕业生总数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6%,男女生比例较上一年度有所缩小,女生就业率比男生提升2.5%。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截至2016年8月31日,学院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08%,其中升学71人,出国留学64人,自主创业18人。学院2016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94.43%,与2015届持平。

  (一)毕业生专业结构分布

  学院2016届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分布差距较大,语言类专业占比约为59.57%,较去年下降近8个百分点。其中英语专业学生人数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40.00%,较去年下降13个百分点;小语种人数位居第二,占比17.00%,人数最少的专业为对外汉语和新闻学,分别仅占毕业生总数的3.00%。音乐专业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人数在毕业生总数中的比重较上一届均有所提升。

  表1:2016届毕业生专业分布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二) 毕业生就业流向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统计数据显示,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覆盖各地党政机关、事业和教育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以及三资企业等,其中非国有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三资企业、集体和个体经营)是2016届毕业生就职的主要流向,占比为78.07%,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约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25%。2016届毕业生到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到国有企业就业的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表2: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ps. 非国有企业包括: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

  2.就业行业流向

  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建筑和房地产业、金融行业等,其中科教文体事业单位相对较为集中,占比为35.39%。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对我院毕业生仍具较强的吸引力。与去年同期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成为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里的一支新秀,占比超过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等。

  表3: 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ps. 其他包括升学、出国、创业、待就业等项目

  3.就业地域流向

  在实现初次就业的3174名毕业生中有2451人在重庆市辖区范围内就职,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1.10%,为毕业生就业流向最大的区域。其次是到西部地区(重庆地区除外)就业,占比为16.36%。

  表4: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注:中东部发达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

  (三)小语种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持续向好

  我院2016届开设有俄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六个小语种专业,各小语种初次就业率均超过我院平均初次就业率,朝鲜语和日语专业更是实现了100%的全面就业。

  表5:各小语种初次就业率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四)自主创业

  学院2016届毕业生中实现自主创业有20家,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是江北区梦露焙你蛋糕店等,创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批发零售和餐饮等第三产业。毕业生创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创业充满激情,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

  三、毕业生就业创业数据分析

  近12年来,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面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2016届毕业生以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作风直面困难,凭借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迎接社会考核,2016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向好。

  (一)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酬

  2016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多集中在2500-5000元之间,与往年同期相比呈上涨态势。高薪酬比例毕业生人数增加,超过我院毕业生总人数的10%,薪酬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境外就业、销售或外企等领域。

  (二)毕业生专业对口度

  学院2016届已就业的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程度均较高,专业对口度达68.6%,对口度相对较高的学院主要是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及西方语学院。

  (三)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学院对已就业毕业生的薪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以及毕业生对工作发展前景等的满意度做了调查,各项评分均超过3.8分(5分为满分),其中毕业生最为满意的是工作地点及工作环境。在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有超过93.6%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表示整体满意,主要表现在毕业半年内近62%的毕业生未曾跳槽。

  (四)毕业生对学院的满意度

  调查发现,超过94.95%的毕业生对于母校总体满意。其中对任课老师最为满意,满意度高达96.3%。另外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含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效果等方面评分均在3.7分以上(满分5分)。

  表6: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自2016年9月起,对200余家有我院毕业生供职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超过96%的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体满意。调查还发现,这些企业在面试新员工时对求职者的个人形象、表达能力、专业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却更为看重员工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与奉献精神等综合素质。

  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特点

  (一)着力抓好就业引导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

  1.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材观

  学院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材观,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品德和独立人格的新时期优秀人才。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主要涵盖大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大学生认清和理性对待就业形势,合理进行自我定位,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我价值。

  调查数据显示,2016届毕业生就业目标较为明确,就业心态良好,就业区域和就业单位选择更为理性,岗位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初次就业离职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灵活就业

  近年来,我院毕业生除了进各类企事业单位就职、参加公开招考或升学外,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创新成果,或创办了公司,或创立了经营项目。

  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原来的非大中城市不就业发展到现在的多维度、宽领域就业。很多毕业生选择了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此外,着力开拓境外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境外就业比例也逐年增大。学院先后开通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迪拜、阿联酋、美国等地的境外就业项目,主要涵盖外航空乘、游轮服务、国际管理培训生、奢侈品销售等行业。我院2016届毕业生中有155人选择境外就业、升学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倾力打造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1.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1)学院每年通过举办双选会,各类中小型专场招聘会等,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机会,让毕业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或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所长,做到人尽其才。

  (2)创业教育贯穿全院学生职业导向教育的全过程。学院增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大学生创业创新指导站、一站式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等。自学生进校起,就有意识的让学生接触各类创业信息和资讯,包括开展创业竞赛和创业展出等类型的创业活动;举办创业讲座,宣传国家和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帮扶政策;创业指导也被列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创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学院专职部门跟踪帮扶已实施创业或者有创业构想的学生,为其提供资源整合、政策传达、相关手续代办等帮助。

  2.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帮扶机制

  学院针对全体毕业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帮扶措施:一是科学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明晰职业生涯导向,除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外,学院不定期邀请优秀企业代表或创业领域人才进校举行就业指导讲座和培训;二是及时的政策传达。学校定期组织相关处室、各二级学校进行政策学习,以便第一时间把国家及市政府、市教委关于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传达给学生;第三是健全的机构设置。学院建立了以院级领导牵头,就业指导办公室专项负责的毕业生工作小组,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针对困难学生,重点关注这类学生的就业动态,联同各二级学院组成联动机制,细致了解此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就业意向,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的方式帮助其就业,同时开辟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优先申请求职补贴。

  (三)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

  实践创新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在夯实毕业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近年来学院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学院下设的八个二级学院均设立了与本学院专业对口的“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就业基地”等200余个。自2010年起,学院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学分评比项目,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在校95%以上学生获得实习实践机会。同时,依托现有资源不定期举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学生创业大赛及展览活动,并邀请优秀企业代表走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就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提升等问题做更为深入、透彻的讲解。

  1.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1)创业教育导师团队的建设

  2016年,学院建立创业教育校内导师团队共计2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一半以上,由学校主要领导、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及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组成。他们主要职责任务包括:1、众创空间创业咨询处负责接受学生咨询,面对面解答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对参加创业比赛的同学进行免费指导;3、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沙龙,传达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了解学生创业动态等;4、对入驻众创空间的团队及企业定期评审,严格执行《南译众创空间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对团队及企业的入驻和退出进行集体讨论、审核。

  (2)创新创业教育及活动开展

  学院通过开展活动沙龙、创业讲座以及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学院构建了市、校级创新创业比赛模式,挖掘、发现创业人才,增强创新创业氛围,为具有创业意向的师生提供展示平台。近年来,通过校内比赛选拔出的团队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超星杯”重庆赛区等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互联网+”思维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十三五”是互联网+的时代。对于广大毕业生而言,互联网+时代是创业史上的一场新革命,它将为广大毕业生开启一个展新的创业格局,带来更多的创业机遇。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创业的风险将会更大。因此,互联网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

  (1)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五个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途径

  “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对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的改革。将创新创业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大作业》等必修课和《创业管理学》、《创业心理学》等选修课,讲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造能力,并各增加到4个学分。另一方面,通过幕课、微课等形式对课堂进行改革,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学院总结出融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生理条件为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五个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是指:教育引导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基地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相结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学院紧跟时代浪潮,通过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从职位的谋求者变成岗位的创造者。 (2)创立“南译·众创空间”

  学院于2015年底成立“南译.众创空间”。“南译.众创空间”是集创业孵化、创业教育、创业意识树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整合多方资源,旨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学院已投入50万元资金,改造升级2198.46㎡闲置用地用于师生创业帮扶。并得到了重庆市教委、渝北区人民政府及綦江区科委的大力支持,并被评为重庆市众创空间建设双百示范基地。目前学院众创空间已入驻创业企业8家,创客团队15家。涉及领域包括电子商务、文化传播、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高新技术行业。

  (四)建立就业招生联动反馈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就业是招生的风向标。学院每学年招生计划的调整主要依据当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招生情况、师资条件、学科优势与发展需要等适时做出相应调整,而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各专业计划调整的最重要指标之一。2016年,我院在全国31个省(市、区)面向考生招收26个专业18个方向共计3218人,其中重庆地区2734人,专业涉及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4大类。另外,新增传播学,从而使得专业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2016级新生共设26个专业,均为本科专业,近年毕业生专业也有适当调整,与2015级相比专业设置更加细致、科学。

  表7:历年专业设置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思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将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反之,毕业生就业质量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好试金石。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素质教育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展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怎样激发全体学生的智慧和发展潜能,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观念到制度,从管理者到教师,从教学软件环境到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和建设;要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途径、课程结构设置、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学评价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努力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教育多学科互相渗透,融会贯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